二、企业经营成本增加 洗牌进程加快 经常上网、看报的人也许都知道,伴随着今年CPI的不断走高,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在相继上调。 1月18日,广东省劳动保障厅网站在醒目位置发布消息,自4月1日起,广东将再次调整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广东省劳动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调整是根据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考虑近期经济增长、就业状况、物价水平等因素制定的。 事实上,面对CPI的高位运行,并不是广东一省在行动。江苏省劳动保障厅1月19日公布,全省各市、县(市、区)执行最低工资类别,并有5区县主动提高当地的最低工资,原六合、江浦等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了230元。 在一月底举行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市长韩正也表示,今年要根据物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四川更是破例连续两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1月底介绍,2007年底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 国内劳动法学知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黎建飞教授表示,物价上涨指数应当作为工资增长的法定指标,即应当通过工资增长将物价上涨的指数弥补回来,保障劳动者的实际工资不下降,生活水平不降低。 除了政府相关政策要求提高工人最低工资标准外,各用工单位也采取了相关的加薪措施来招聘员工。在珠三角用人单位普遍把工资提高了10%以上, 有的甚至是达到了30%,但即使这样,有的企业还是招不到合适的人员,出现了大面积的“用工荒”,而这种趋势有向长三角蔓延的趋势。有关专家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年前的那场雪灾、人才资源的短缺以及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等,但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受物价上涨的影响。 对于电动车企业来说,自然不会出现这种大面积的“用工荒”现象。但是恰恰相反,人才过剩,这个时候企业在招工的就选择较为优秀的人才,那么他的成本相对就高些。即使一些企业不想要一些所谓的人才,那么他的用工成本较之去年也会有所增加。除了企业用工成本有所增加外,企业所需的各种生产制造设备、办公等日常消费开支也会有所增加,另外制造产品的原材料也是增加企业运营资金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这些,企业用于市场开发、品牌塑造等一系列方面的开支也会大大增加,总之,电动车要挺过这个艰难的发展过程,突破资金困局是一大瓶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