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采购难
——山东省内车壳企业没有形成规模
资料显示,2012年,山东省共生产小型纯电动汽车12.8万辆,增长68.6%;销售12.5万辆,增长68%。整体都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并在全国低速电动汽车的产销比例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山东省已然成为了低速电动车企业的生产基地。
然而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却是,不管阿里巴巴、百度或者行业信息给出的资料显示,作为低速电动汽车的重要配件“车壳”的重要生产企业却并没有集中在山东。这导致很多山东的低速电动汽车企业难以完成就近采购。
我们知道,电动汽车的车壳是有运输半径的,电动汽车不像电动自行车那样可以大批量的运输,同时,低速电动汽车车壳生产企业乃至整车生产企业都是靠着低廉的价格来占领市场,所以不可能像燃油汽车那样有着丰厚的利润空间,可以做到全国乃至全球采购。因此,对于低速电动汽车的车壳和整车企业双方来讲,良好的区位优势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越短时间越短距离地购买到需要的配套产品,也就越容易在生产成本和生产水平方面形成优势。
简单点说,无锡和常州的车壳生产厂家到德州和潍坊的整车企业之间有着500—800公里的运输里程。而一次运输车壳的数量非常有限,因此这500—800公里运输里程所产生的燃料费、过路费、人力成本等平均到每件产品上就会显得格外巨大。而如果德州或者潍坊本地有这样的符合要求的配套企业,就会缩减掉这部分的运输成本,同时,企业之间在产品沟通上乃至产品检测和售后保障上面都会更加通畅和高效。
这样来看,山东省内低速电动汽车企业长途进货并非长久之计。更多更有实力的山东本地车壳企业的出现才会让山东省低速电动车企业更具区位优势和集群优势。好在,山东本地车壳市场还有着很大的一片空白,利润空间也相当可观,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刺激低速电动汽车车壳产业的崛起。
马太效应产生作用
——同质和低质产品泛滥,好产品难求:
现在的低速电动汽车领域有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就是,车壳生产企业抱怨产品不好卖,整车企业却又在抱怨产品不好买。仔细探究发现,其实照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特别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