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去年至今,持续了将近一年的价格战,这是超威与竞争对手达成的默契?还是市场行为?
杨新新:实际上铅酸电池的竞争纯粹是自发式的,而且是这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结果。当一个产业严重过剩,那么出现价格战是不可避免的。每一个企业都想在这个行业里发展下去,通过卖产品实现企业的收益。但市场是有供需来决定,价格通过供需来调节,谁也抵抗不住。所以,涨涨跌跌完全是正常的。现在全国组装电池在生产企业共有158家,产能已经是市场需求的两倍多。这不是企业个体的问题,已经变成行业的问题。这个产业需求有波浪形,所以带来了价格的动荡。
记者:由于铅酸电池利润空间的存在,以及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滋生了大量的地下工厂,这些企业不仅给环保带来了危害,又诱使更多的企业进入,您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
杨新新:从2011年国家九部委联合整治,到去年国家五部委联合规范产业,再到目前环保部要求对铅蓄电池行业准入的核查,以及国家工信部组织实施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管理,可以看出,国家执法层面对铅蓄电池的宏观政策与微观管理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对铅酸电池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从市场自发或自身的调节来看,不少企业已经退出。从生产产品而言,这个产业的门槛是低的;而做出老百姓满意的产品,门槛是很高的。随着国家监管逐步加大,加上市场的大浪淘沙,那些非法的小企业会逐步减少。最近,我对广东市场进行调研,那个地方竟然有97个铅酸电池品牌,其中许多品牌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由于这些产品涉及到普通老百姓之需,我相信,随着老百姓维权意识的提高,上当仅一次,但不会上第二次、第三次当。
记者:社会媒体不时爆出铅蓄电池企业的一些负面新闻,您是怎样看的?有什么建议?
杨新新:铅酸电池涉及到国计民生,航空、汽车、军事等领域都需要它。关于“血铅”事件,尤其是2010-2011年之间以及最近媒体报道的事件,我认为是这个行业无序发展而造成的结果。随着国家的集中整治,铅酸电池的管理现在已经初见成效,产业正在向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去年九月,我到欧洲5国铅酸电池制造工厂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他们没有像我国那样采取工厂与居民居住地隔开500米的规定。这些欧洲工厂,有的还设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但企业的环保设施与排放设备,跟现在的超威工厂没有多大的区别。这些企业员工的职防标准也与超威大致相当,甚至超威员工的职防措施超过了他们。问题的关键是,这些欧洲的工厂是可控、可防、可治的。所以,我们的企业尽管硬件到位了,其他方面也要像欧洲这些企业,这样才能确保真正让老百姓、当地政府对企业信任与支持。有了媒体、老百姓时时刻刻的监管,才能督促与帮助企业提高环保的意识、环保的投入,让社会更和谐。譬如,超威的工厂排放口有即时监测,并请第三方来检测;超威工厂周围的土壤每年请第三方做一次测试,其结果向当地的村民公布,并送往当地县市相关部门。超威山东、江西等地工厂的监控仪,由超威出资采购安装,并将终端数据与当地的环保部门链接,以保证他们对超威实施全天候的跟踪与检测。因此,在对待环保这个严肃的事情上,首先企业要自律,其次要让周边的人知道,尤其是企业的员工,更要重视环保。对我们来说,要容忍、接受社会各界对企业的批评。说得不对的,要引以为戒;说得对的,要落实整改、提高。企业要把敏感的东西透明、公开。最可怕的是,你知道有问题,却不重视环保,或者不当一回事,那就危险了。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309/20130930101022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