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之惑
富尔沃一款新车推出,少则十多天,多则两个月,一定就会在同行那里看到同样的车型。
2010年春节后,带着新国标暂缓执行后的余悸,发改委电动车产业办公室主任韩天翔一直在忙着给省里做工作,并终于获得省里初步认可,同意将电动三轮车纳入江苏省家电下乡目录。
这对丰县巩固自己在电动三轮车领域的优势意义重大———不仅可以让丰县的龙头企业借此机会扩张,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家电下乡招标的品牌和市场准入,把那些杂牌的手工作坊排除在外,加速电动三轮车产业的整合。
其实从2006年电动车产业井喷式增长之后,县发改委的电动车产业办就感到了行业整合的需要,但面对众多小民企,政府除了座谈引导外,并没有有效手段。
其他政府能做的都做了。2006年之后,为了推广区域品牌,政府贴钱组织企业参加展会,建立了丰县的电动三轮车专业市场以及产业园区,还设立了江苏除无锡外唯一的电动车质检中心以及技术中心,与江南大学等合作建立研发中心,为当地企业研发了一些新车型。
产业办的韩天翔,还力图扶植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相关产业。被引入丰县电动车研发中心的微创电子,韩天翔对它寄予了热望。
微创电子刚刚研制成功电动车智能充电桩等电动车充电设备等,可以自动辨识充电电池的功率并调整充电状态,并计算充电电量,在国内处在领先地位,在电动汽车和摩托车发展前景下,潜力非常惊人。
但现在,由于资金缺乏,这个寄居于政府提供的免费办公室厂房中的小企业,年产值只有几百万,很难短期内迅速壮大。
整车企业的老板们几年来,被价格战搞得精疲力竭。
此间,娄仲永和其他几个老板抓住了代工的机会,为新日、广州五羊、速派奇、飞鸽等名牌代工,每辆车净利只有50元,但娄仲永更看重的是学习这些名企管理方式,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品牌可信度。2009年前后,丰县比较大的电动三轮车企业,开始逐步试图摆脱价格战的低水平竞争,但困难重重。
因为核心部件电机、电池等技术含量和投资稍高的东西自己做不了,富尔沃的娄仲永,避开价格战提高自己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是加大新车型研发力度。2008年下半年以来,娄仲永总共推出了20款新车型,但很快感到人才不足。2009年整个一年,娄仲永都在招设计人才。最终他招了两位工程师:一位是工作一年多的大学生,一位是三十多岁的高级工程师,娄给他们的工资是2000多元,加研发成功一款车型的1000元的奖金。
但这两位工程师在原来企业只负责设计的某一方面,整体设计能力比较差,而且动手能力不强,娄仲永最后被迫辞了他们。2010年,娄仲永本计划每月至少推出两款新车型,但实施的技术人才明显不足。他在丰县本地打了很多广告,但应者寥寥,至今还没有招到合适的人。
更困扰娄仲永的是当地同行无孔不入的模仿。富尔沃一款新车推出,少则十多天,多则两个月,一定就会在同行那里看到同样的车型。而娄仲永和当地政府对此没有有效的办法解决。
但另一方面,娄仲永的车因为质量和工艺严整,要比其他小厂的车价格高两三百元,这导致对价格高度敏感的农民那里,他的车销量增长缓慢。
而康云清原本希望请赵本山为自己的百事利品牌代言,以期一下子建立知名度,打开市场,但赵本山经纪人300万元一年的开价让他没法接受。按康云清的说法,百事利一辆车净利只有五六十元,每年5万辆车的净利,不足以支付这笔费用,他只好作罢。
当然,康云清和娄仲永都在不遗余力地购置新设备,以提高产量质量并替代手工劳动。康云清甚至研制了一款四轮电动车,但由于没有生产牌照,他的样品车还只能停在库房。
与此同时,其他本土企业甚至也研发出旅游观光三轮车、电动四轮小轿车、沙滩车等二十余种新款型,为康云清们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除了国家产业政策这只靴子还没最终落下外,形势对这些本土企业越来越不利,大资本开始迅速登陆丰县三轮车市场。
今年以来,丰县又上马了几个外来较成熟企业的大项目:投资1亿元、建成后可年产20万辆整车、30万套电机、车架、车厢的徐州吉尔电动车有限公司开工建设;投资1.2亿元的徐州速利达公司年产25万辆电动车、50万套电机及配件的三期扩建项目。
无论技术品牌,他们跟丰县这些小企业都不在一个等量级。对政府来说,这是产业升级的好项目,但对丰县本土电动车企业来说,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和竞争的加剧,忽然勃兴之后,是否会被资本大鳄和快鱼吃掉,是否还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江浙小企业一样的升级机会,前景并不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