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市相关部门提供的确切信息,目前本市确实不存在与废旧铅酸电池处理有关的小冶炼厂、小作坊。
以旧换新——集中回收——转运外地——小冶炼厂、小作坊处理——作为铅原料再次用于生产铅酸电池。至此,废旧铅酸电池的流转完成了一个轮回。
成本低——“游击队”逼走“正规军”
说起废旧电池的回收,刘云伟感悟到了“价格”的诱惑力。“哪怕你每片比别人高出一毛钱呢,立马就好收了。”
作为资深的电池专业人士,王敬忠也认为,在废旧电池回收中“正规军”败给“游击队”,回收价格低是主因。
为什么不提点价呢?记者不解地问。
“你提价,小商小贩也会提,总之他要比你高一些。”王敬忠说。深层次的原因是“正规军”与“游击队”,两者之间的回收、处理成本大有不同,根本不是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
“拿个改锥,撬开废旧电池,把最值钱的铅板取出,塑料留下,酸液随手倒掉。”王敬忠描述着小作坊的处理手段。“生产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也把小冶炼厂的“处理工艺”描述给记者:“支口大铁锅,把铅板放进去,架火烧就是了。”因为铅的熔点较低,约327摄氏度即可熔化。
王敬忠说,这种敞开式土法冶炼,成本低,但危害大。被视为废物的酸液,在正规回收企业里,不但不能随意丢弃,而且必须通过专用设备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些是要摊入成本的。”
此外,铅还是一种遇高温易挥发的重金属,王敬忠强调,“我们要求加热熔铅时必须在密封的状态下进行,要回收铅烟。”
那么,处理废旧铅酸电池,正规企业是怎么做的呢?前些日子,记者到位于房山区窦店镇的生态岛公司,近距离感受废旧电池处理过程。
铅酸电池处理车间很高大,进门是一台巨大的处理设备,一眼看去,车间里布满曲曲折折、粗细不一的管道……
“废旧电池拉回来先倒入这个防渗坑里”,技术人员给记者讲解工作流程。“上面有个大抓斗,抓起电池倒入密闭罐破解后,塑料浮在上层,中间是酸液,铅块和铅泥沉底,然后再进入分选环节。”
在设备的另一端,记者看到有几个大塑料口袋,靠墙一侧并排竖立着4个巨大的密封罐体,上书“废硫酸储罐”和“硫酸成品罐”。
“罐子被用来收集废硫酸,口袋则装电池上剥离下来的塑料。”技术人员说,“塑料和酸液处理完后,剩下的就是铅块和铅泥。”
“硫酸罐的隔壁是物化系统车间,它们之间通过管道相连。”“废硫酸在这里进行酸碱中合后,再经污水处理,就变成中水了。这些中水返回来又被用于冷却机器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