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制止频发的“血铅”事件,一场“休克疗法”式的铅酸电池整顿风暴正在全国上演。但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之下,在全行业没有意愿或无能力巨额投资环保之下,肃铅效果有待观察。
“血铅案”频发,铅酸蓄电池环保整顿风暴开启,环保部与铅酸电池企业上演拉锯大战。
从浙江到广东,从河南到四川……饱受争议的中国铅酸蓄电池产业正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休克式疗法。
力度最大的当属浙江。浙江蓄电池行业协会秘书长姚令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浙江省273家铅蓄电池企业,已有近250家被关停,关停比例高达92%。关停者中,不乏天能、超威、南都电源等上市公司的下属企业。
用在汽车、摩托车的启动电池和电动自行车上的铅酸蓄电池,因铅污染难消等原因,一直遭受口诛笔伐。2010年国内发生的6起较大铅污染事件中,一半由铅酸蓄电池企业引起。而在浙江,今年不到半年之内,更连出台州与德清海久电池两起血铅事件。
铅酸蓄电池企业整治,因此被作为2011年环保专项行动的首要任务。环保部、工信部等九部委2011年4月开始这项行动,要求全面彻查铅酸蓄电池企业环境违法问题。
一个月后,5月18日,环保部再度发出通知,要求“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落实5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建立重金属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整顿已事关整个行业的生死存亡。”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说。正因如此,数周来,蓄电池行业的游说工作已全面发动,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铅酸蓄电池分会等纷纷出动。
交战“500米”
游说的重点“在于卫生部的500米防护距离标准”。王敬忠说,中国有95%至99%的企业都达不到这标准。卫生防护距离是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事实上,制定于1989年的这条“500米”标准,在环保部门的环评中长期遭到忽略。曾陪环保部官员多次视察铅酸电池企业的蓄电池专家、苏州大学教授王金良说,2008年前建厂的企业,大多数环评的卫生防护距离并未被严格要求。在行业协会看来,1989年防护距离标准制定时,国内的铅酸蓄电池仍多以手工为主,规模小、技术低、污染严重在所难免。目前时过境迁,这一标准恐有待商榷。
此外,许多企业在建厂之初,尚处城郊,多年过去后,规划中的居民区渐渐“包围工厂”,最终让许多企业“被动”地不符要求而遭停产。这样的调整,“让企业承担全部责任也不是很合理”。
王金良透露,此前卫生部也曾打算修改早前的防护距离。2009年,他受托主持制定这一防护距离标准的修改。通过一系列测定、测算,最终确定为300米的方案,但报到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后,“不知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批准”。
更令浙江企业颇有微词的是,在九部委统一行动下,各省市采取的措施并不一致,“广东、天津执行的是300米的标准,而浙江就一直要求严格执行防护距离,难免会予人不公平的感觉。”一位要求匿名的知名铅酸蓄电池企业董事长说。
超威集团董事长周明明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希望能请专家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整体再评估。经过完整、系统、专项的检测评估后,再确定一个距离,不管最终结果是更远还是更近,都会更科学一些。
对于整改工作,周明明建议应分两步来走:一方面最好有个过渡的时间;其次,行业在一定时间内、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最好能尽快量化。“企业就按照这个目标去做,做不到就关停”。
当整顿遭遇游击队
铅酸电池行业的整治一直在进行。2005年前后,浙江长兴等地曾爆发多起血铅群体事件,一度引发政府铁腕治理。之后,中国更在铅酸蓄电池行业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对于新开办的企业实行严格审批制度。“但糟糕的是,很多作坊式的小企业更像是游击队。”王敬忠说,这边关停了,这些企业又换个地方重新开张。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对外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有2000多家铅酸蓄电池企业,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约1800家,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00多家,不到整体数量的10%,而产值在亿元以上的更少。
一幢居民楼,上面是住宅,下面是工厂,七八个人,买来电池的材料手工组装。这样作坊式的小企业,在蓄电池厂商中并不罕见。“根本没有环保设备,基本采取手工或半手工操作方式。”“门槛低、分布散、规模小、水平低,整个行业一直饱受诟病。”5月31日,王敬忠如此概括中国铅酸电池行业的现状。
铅酸蓄电池专家、苏州大学教授王金良说,铅酸蓄电池产业的污染主要来自两个环节:生产与回收,其中再生铅的回收污染则比电池生产更为恶劣。由于小作坊多为露天熬制,挥发后四溢的铅烟,冶炼后随处丢弃的铅渣。小工厂在回收电池过程中,把酸液直接倾倒,酸液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这样的小企业,没有现代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没有保证,污染行为没有约束,对整个行业负面影响很大。”王敬忠说。
长兴当地一名地方官员坦承,游击队式的小作坊并不少见。长兴蓄电池占国内45%左右市场份额,2004年长兴“500儿童血铅中毒”事件后,蓄电池这一“支柱产业”遭受重创——许多小企业被清理关停。
不过,转眼间,这些企业便成为安徽、江西等欠发达地区招商的香饽饽。
与长兴接壤的安徽广德县一名官员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广德一度成为长兴落后电池企业的接收地。虽然条件不符,但依然有数十家涉铅企业涌入县内,其中更有24家取得合法手续。落后的工艺很快引发了环境危机,直至2008年原广德县委书记邹河要求全面关停,才告一段落。
有意无意的环境监管不力也成为污染事件的推手。多位业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虽然蓄电池企业大多无法达到环保要求,但许多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依然让他们通过了环评。“更糟糕的是,许多引进的企业中还有当地干部的干股。”
社会稳定亦在考虑之中。知情人士则说,在企业大规模停产的“蓄电池之乡”长兴,政府已派干部下乡维护停产企业的稳定,并给部分企业员工发放每月300元的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