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出台了新能源补贴通知,确认在上海、深圳、长春、杭州、合肥等五城市启动新能源补贴试点工作,插电式混合动力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每辆最高补贴6万。
曾被宣传为“汽车产业明天”的电动车就此离百姓更近了吗?
“请允许我用‘泡沫’这个词来形容当前电动车发展的现状。在我从事汽车行业的十多年当中,我试驾过的电动车没有一款能提供比内燃机汽车更加物有所值的功能,如果仅仅是比内燃机车省几个汽油费,电动车发展还看不到明天!”——业内专业人士说。
作为未来通往零排放之路的最佳解决方案,电动车已被全球汽车业所普遍接受,但除了传统车企,无数非汽车类企业也迅速加入到淘金热运动中时,电动车项目俨然已成了一个汽车业的金矿。即使企业渴盼的国家补贴出台,电动车在中国依然是“圈钱”大于实际意义,电动车要想借政策的春风开入寻常百姓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电动车项目圈地圈钱
曾先生是一家美国电动车技术公司的高管,几年前,当他看到中国电动车发展的机会之后,毅然决然把公司搬到中国,希望凭借他在电动车技术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本土车企合作开发一款小型电动车。
有着同样想法的当然不止曾先生一人。
众多跨国车企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电动车市场,日产电动车项目作为国内首家合资电动车项目,已经和武汉政府展开合作,并计划明年推出投放市场的电动车产品;今年北京车展,系统服务商以色列百特普雷斯(Better Place)先后与北汽和奇瑞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开发可替换电池电动车,百特普雷斯希望和相关政府部门合作,在中国建设更多的充电站服务电动车;豪华品牌奔驰也宣布和比亚迪建立深圳电动车技术公司,2013年合作推出全新品牌电动车……“车企意图很明确,就是要参与到中国电动车发展当中来。”曾先生表示,对于传统汽车企业而言,电动车时代的到来已经让传统车企开始重新审视未来的汽车产业。正如一位技术人员所说,汽车行业的下一个百年,我们得重新设计汽车了,中国每年超过1500万辆汽车的需求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时下,在中国的很多城市,电动车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项目,围绕着电动车,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开始了新一轮圈地运动,电动汽车产业园区纷纷成立,其中不乏很多非传统汽车企业。根据曾先生统计,目前国内具有生产许可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技术公司,有近百家技术类公司希望参与进来,其中不乏电池企业、电机企业以及系统服务商,这些非汽车企业看中的无疑是电动车的未来。
但由于目前大部分进驻企业并没有汽车生产资质,仅仅手握几个新技术就开始招商引资或者在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实际上,很多新能源汽车项目技术上仍然只停留在电瓶车阶段,普遍没有整车开发能力。
但不管整车开发实力如何,也不管电动车何时能真正上路示范,一沾电动车的边,企业似乎就有了远大的“钱”景。一家港资企业就曾经宣布,公司在1998年制造出100Ah单体容量的锂离子动力电池;1999年研发出了带空调的纯电动车,一次充电可以行驶383公里等等,在春电动车领域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凭借这一技术“优势”,该公司先后参与了多项国内电动车项目的合作,但是电动车项目至今仍然没有任何消息,可是细心一点的人会发现,该公司的股价从去年年底至今已经翻了16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