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倪捷每天工作都高达10小时以上,其中一半的时间他都泡在实验室里。他说:“忙碌已经让我重新选择了爱好,现在我最大的享受就是在实验室里思考。消费者给了电动自行车一个生命轨迹,我们要用真诚把这条轨迹延续下去。”
在一间近百平米的屋子里,各式电动自行车——从仅存在许多人记忆中的“二八”自行车加一块大电池的简单构造,到安装了小型锂电池酷如赛车的时尚设计,从具有充分人性关怀的日本妈妈代步车,到展现了世界顶尖技术集多功能于一身的荷兰电动自行车——或整车或被拆分地摆放开来,犹如一个小小的电动自行车博物馆,让人惊叹于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人类的非凡智慧。任何一个人来到这里,首先想做的便是试骑这些五花八门的车,其次便会针对各车的不同提出千奇百怪的见解。这是一个实验室,更是一个行业课堂。
这个神奇的地方,便是绿源研发团队收藏与研究全世界电动自行车的场所之一,也是绿源董事长倪捷最引人为傲的地方。
在这里,以及在绿源的整个研究中心,一个个新的思想被提出、实践、实验、推翻、重试、通过并投入市场、反馈并进一步改进,成为企业不断创新,始终走在行业前列的基石。
记者见到倪捷时,他刚刚结束与英国贝尔顿零碳社区设计师关于尝试将太阳能技术运用于电动自行车的讨论。创新,也许是他最能滔滔不绝的话题,往往一个新技术的例子就能生发到另一个例子。他说:“我有50%左右的精力是在思考研发问题,每一次创造都是我最大的快乐”。
创新来自三大动力
倪捷是中国电动自行车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1996年,35岁的倪捷到北京有色金属总院考察。“当时,工作人员正在把新研制的动力电池装在三轮车上做实验。如果实验成功,就准备将动力电池配备在即将研发的电动汽车上,做科研计划。”这种想法给了倪捷灵感,在总结会议上,他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把动力电池改装在功率小的自行车上,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商业前途。”
随后,他为自己的想法着迷,整天泡在各大图书馆里查找相关资料。
终于,倪捷有了收获。“那是日本在1994年做过的展览画册。画册里有关于一辆样品电动自行车在电池、性能等方面的说明书,并配有松下、雅马哈等当时知名电子企业的评价。我心想,连知名公司都这么重视,这种产品虽然目前在中国还颇为陌生,但它的发展几乎不存在技术风险和产业化风险了。”
于是倪捷开始在国内进行调查,他发现上海天鹤公司和清华大学校办工厂正在做电动自行车的研发。但是,他们仅仅停留在实验起步阶段,并没有向市场普及。随着调研的深入,倪捷越发觉得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尾气零排放”的环保交通工具,大有可为,于是一门心思钻了进去。
1996年底,由倪捷组织成立、他的妻子胡继红担任技术负责人的电动自行车项目小组研制出中国第一辆电动自行车,并成功试骑。1998年7月,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十多年来,当初的那种研究与创新精神一直支持了倪捷和他的团队。现在,绿源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动个人交通工具的制造商,拥有员工 4000余名,整车年产能300万辆。在国内拥有数千家专卖店,相关从业人员逾万名,精心打造的健康的销售网络正迅速向全国推进,同时以稳健的步伐向国际市场进军。
提到这种不断创新的原动力,倪捷认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是来自消费者的动力。企业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需要最大限度地进行创新。
其次,是来源于竞争的动力,企业需要最大限度地扩大产品销售,以抵抗竞争者的压力,这也会推动创新。不过,源于对绿源领先于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自信,倪捷认为,“绿源基本没有受到来自竞争者的压力。”
第三,是内部逻辑、技术本身的动力,是不断追求完美的信念。倪捷认为,办企业的最大快乐不是赚了很多钱,不是企业规模做大,而是新的思想和看法得到了应用和关注,“就像作家写了一篇小说或科学家做了一个定理的推广,被社会承认。内生动力说到底是人类的梦想,人类与别的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一点。”这种“无事生非”的力量是直立人与智人的区别所在,也是企业创新的关键因素。
倪捷认为,一个企业领袖要善于综合这三种力量来进行创新。在绿源的整个发展中,所有的技术创新都可以归结为这三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