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彭要做燃油三轮,隆鑫在做电动三轮。过百万,是众多三轮车大佬们努力的追求,谁将第一个越过百万的门槛如,相信今年一些企业会给出答案。作为三轮车企业,要么接近市场,要么接近工业,2013年各大三轮车企业纷纷圈地建厂,南北布点,目的只有一个:扩大产能以适应市场高速的发展。
电动三轮车和燃油三轮车虽然存在着竞争,但互不排斥。丘陵、山地、载重大、距离远、习惯骑摩托车这类人更多的还是选择燃油三轮车的,相反的就会选择电动三轮车出行,不存在谁能代替谁的问题。就如同吃饭中“吃米”和“吃面”的关系,有的人喜欢“吃米”,有的人喜欢“吃面”,餐厅顾其一的话,就会失去一部分客源,两者同时经营就会很好的拉动消费链,“吃米”也可能“吃面”,“吃面”的有时候也“吃米”。这也是为什么不少的厂家同时打出电动和燃油两张王牌的原因所在。
行业都在说如今三轮车是黄金期,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电动三轮车是黄金期是没问题的,但燃油三轮车不算黄金期,要定位的话也是属于稳健的发展期,谈不上是黄金期。黄金期应该有一个超常规的发展,需求大于供应,只要厂家肯投入就能把规模做起来,电动三轮车就是这种黄金窗口期。但这时间绝对不会太长,最长到后年,这种黄金期窗口就会关闭,那个时候,电动三轮车企业要做起来就比较困难。倒退到3年前,电动三轮车一个月能做到5000台的企业寥寥无几,现在就比较普遍了。
在三轮车行业高速发展之时,一切问题都被遮掩,而当这种高速发展趋于平缓时,生产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逐步被暴露和放大。厂家应为立足长远而高瞻远瞩,解决目前三轮车所存在的2点问题。
第一点,规模。
电动三轮车厂家月产有三个数字比较重要,2000台,5000台,10000台。2000台以下的生产企业,不应该称为电动三轮车厂,应该称为私自车间,因为这样的企业没有任何的市场抵御能力和市场扩张能力。进入5000台,才能称为三轮车企业,目前达到这样标准的企业有十多家。到了10000台,才是这是行业的主流企业,才能在这个行业有足够的话语权。
电动三轮车最大的拐点就是国家准入的加入,那将就会迎来行业内最大的一次洗牌,所以做大产能才能在这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产能就像是树的根,要想在暴风雨来临之时屹然挺立,就得“根基”要固若金汤。
三轮车企业异地建厂房来布局就像是下围棋一样,虽然今天看来所布的点没多大的作用,但有了这个点,企业就可以以点连成面。现在燃油三轮车国家准入要求不是很高,提前布一个点在未来的几年就可以力挽狂澜,形成地域布局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