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产品开发似乎有“黔驴之技”之虞。电路系统中的铅酸电池与锂电池、控制器、充电器几乎看不到新品出现,老面孔带来的是同行之间价格竞争恶性化,企业利润不断下沉;车型外观设计中,一旦出现亮点,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同行仿制,新车型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了老款样。产品同质化现象加剧了企业之间、经销商之间的价格竞争。2012年,铅酸电池由于产能严重过剩造成的价格竞争长达半年之久,在消灭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同时,也大大消弱了价格战始作俑者的赢利能力;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在价格中也未能幸免于难,企业出现了随着销量增长亏损增加的恶梦。电动自行车表面繁荣掩盖了行业惨烈竞争的现实。
那么,经销商为什么一反常态在销售市场“休眠期”里赶到企业,为的是什么?
向企业提出改进产品增加功能的要求。以前经销商对产品开发与制造几乎没有话语权,一旦企业推出产品,经销商只能采购销售的份儿。现在,按耐不住的经销商赶到企业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从产品外观设计制造,到性能上的改进,再到增加各个装饰件、功能件等一系列条件。有的经销商要求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出新产品样品进行反馈;有的经销商要求企业对零部件的质量进行公开,以保证产品在销售中能让经销商心中有底。更有经销商要求企业产品降价……经销商这种充当企业开发与制造的角色,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显得尤为强烈与明显。
还有部分大经销商到整车企业的目的就是探视新产品,因为他们扮演双重角色,一个是大整车企业的渠道经销商。他们通过经销大企业品牌完成了属于自己的销售渠道;另一个是想以自创品牌的方式组织生产并在自己的销售渠道里进行推销,这种从生产到销售利润通吃的做法,目的很清楚,就是让他们经销的产品在价格竞争中能保持利润的最大化。尽管这部分的经销商在行业里所占的比例很小,但不能小觑。
以上种种现象给行业传递出这样的信号:电动自行车的品牌响力还是比较的脆弱,其原因在于:粗放式的制造使得电动自行车的含金量低极易被仿制;产品品牌的影响力远未得到深入人心的程度;企业开发产品必须前移,走个性化、人性化、美观化、功能化、档次化发展方向;大整车企业必须与零件企业联合实现共赢的优化配置,从而提升企业个性化与核心化优势,确保产品在市场的竞争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