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冬迎春时节,正是我国大部分电动自行车销售市场的“休眠期”,许多整车企业因订单减少而人去厂空,与夏季繁忙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此时的经销商,也以悠闲自得的心态消磨时间,耐心地等待销售旺季的来临。然而,这种季节性市场现象却在最近出现了异常,许多经销商纷纷冒着严寒赶往企业,使得往常此时冷清的企业现场涌现一波波人潮。经销商一反常态去整车企业做什么,难道他们看好今年电动自行车销售行情去下订单?抑或2013年电动自行车销售市场会出现“冬暖”,吸引经销商赶快行动?
事实并非如此。去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牵连,我国绝大部分制造业处境艰难,由此对电动自行车销售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此,部分大整车企业通过开展各种营销活动来刺激销售增长,其中“以旧换新”就是一种范围广、力度大的促销行动,让渠道经销商赚得钵满盆盈。相反,不少没有得到整车企业促销红利的经销商,面临人工成本快速上升、价格竞争惨烈的挑战,出现了销量严重萎缩的现象,经营十分的困难。
销售市场两级分化并没有让受益者一方感到高兴,因为这种“透支式”的促销方式难以为续,再次进行类似“以旧换新”的活动等于饮鸩止渴。殊不知,电动自行车制造利润透明早已是路人皆知。连续10多年高速增长的电动自行车产业,市场饱和趋势已经凸显。但企业盈利模式唯有通过规模效应来实现利润的增长,做大冲动已成为企业行为的惯例,由此造成行业无法摆脱产能过剩的诅咒。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企业与销售纯利润的每况愈下已是不争的事实。
去年以来,大整车企业通过给予渠道经销商开展“以旧换新”的促销,有力地带动了销售份额的增加。表面上给促销活动的大整车企业销售增添了靓丽的业绩。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以旧换新”收益方究竟是谁,只有企业、渠道经销商最清楚。试想,回收进去的旧车能否翻新包装一下再销售到市场上去?如果不能这样的话,企业的利润来之何方?
企业推出所谓的“以旧换新”促销手段,实际上是一种零和博弈,要么,转嫁成本,牺牲零部件厂家的利润(实际上整车企业将绝大部分成本分摊到零部件企业身上);要么产品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两者必选其一。按照如此高的价格“以旧换新”,明眼人一看便知。这种促销不管是牺牲了哪一方,必定会带来“后遗症”,隐没在水下的部分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浮出水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