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法则自知的智慧
人贵有自知之明。具有自知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个企业领导人更应该如此。
老板不要出来讲课,因为讲课这个行当不是当老板的行当,不是同一回事。或许你不讲课的时候你特伟大,可是你一讲课就让人看漏了,所以有一些老板适合做传道人,而有一些老板就只适合管理自家事。比方说让刘备做培训师,那很难的,他是一个能够在后面整合资源的人,去游说的事还是委命诸葛亮吧。
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不为之。一个企业领导人要知道自己可做什么,不可做什么。不要一旦成功了,就认为自己所有的都可以为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会很谨慎的守着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他不会离开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尤其是自己个人的核心竞争能力。也不会去祈求超越自己能力太多的东西,在一个时段里,他只能够求自己能力能够达到的东西。至于太多的东西,只是把它放在愿景上,不会把它放在现实上,如果放在现实上,那他就会是疯子了。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就是这样。
对企业发展而言,速度的管理就是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非常时期,要懂得控制企业前进的速度,放慢一些,为的是让企业恢复生机。就好比拳击,把拳头、胳膊缩回来,为的是下一次重拳出击。如果总是保持进攻姿态,那就没有力量了。
现在中国很多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都遇到这样的问题——用绩效指标鞭打员工。所以,每任领导都是追求短期行为,把自己的员工逼的要死,一个企业也会过劳而死。
我们发现,很多企业死掉了,是因为确实已经过劳了,透支了自己的能力。其实人也是一样的,也会过劳,能力也会透支。所以有的时候,企业家最大的错误和我们做人最大的错误,是在该说No的时候说了Yes,要知道,偶尔有一次是可以的,但长此以往就会令人受不了。所以管理自己的能力,其实是一种智慧。
和谐法则适应的能力
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征服自然,是一个反科学的命题,利用自然才是一个科学的命题。与自然和谐的至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开车时人车合一,上机时人机合一,打牌时人牌合一。这样的状态下,自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人生的一大技巧,就是努力追寻这种境界,顺风时快行船,顺手时下大注,轻取成功。
一个最好的企业家,一定是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应就是大致合适,这是领导工作的思维标准。有了辩证法,我们知道走向哪一边,有了度量法则我们明确走到哪一点。物择天竞,适者生存,这个“适”可以解释为“适度”。其要旨,是要有“两感”:
一是要有分寸感,做女人,太性感或太不性感都不讨人喜欢。对上司,过分的迎合反而会失去。人生的艺术就是权衡的艺术。花看半开,酒饮微醉。话说用力六七分,为官做事八九成,不要全力以赴。要控制住事物发展的高潮,甚至于友谊、爱情、能力不宜释放到极点。
二是要有身份感,好东西人人想得到,但不一定适合你,量福求财,量身求衣,量德求官,量能求妻。要做到动态的适应,不研究弹性是不行的。优良的方法对策、优良的组织结构,都是有相当的弹性的,像弹力袜那样灵活,而不能像硬皮鞋那样僵硬;对策别太具体,分工别太细致,给其他方案多留一些可能性,成功的概率就更大一些。
适应最难的就是,掌握这样的一个度,叫做大体上适合,我们会发现好多的人是不掌握度的。比方说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在酒桌上他侃侃而谈,任何人都没有说话的机会,最后客人在那里很尴尬也很无趣,这就过了度了,留给别人一点缺口。人家是来参加宴会的,而不是来听你教导的,所以要善于把握分寸,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才和谐。
其实所有的快乐,都是适度,只要不适度,过火了就不会快乐。你喜欢吃天津包子吗,好给你吃,第一个是快乐的,第二是愉快的,第三个就不怎么快乐了,吃到二十个的时候就是一种痛苦,不吃包子才是快乐的。所以,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企业领导人要引领部下有进度、有节奏地合理开展工作。人不是铁打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精力就好像一个弹簧,拉到一定的极限,如果还拉紧那么后果就很严重了。其实人在放松后,弹性就会好很多,精力也恢复很快,如此一张一弛,弹簧也会越来越强。
危机爆发了,每个企业都遇到了“危机时刻”。几乎每个领导者都在思考一个同样的问题:如何在危机中寻求生机?作为一个企业领袖,怎样才能带领企业绝处逢生?优秀领导者的做法是:付出代价,在小的方面做出让步和牺牲,赢取大的利益;在非常情况下,具有非常的投资眼光;在扩张的策略上遵循聚焦法则;在自知的智慧中收放自如;与自然、与社会的发展体系和谐均衡,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企业领导人迷失的时候,不要只看船头三尺,抬起头来,仰望百丈星空,也许“五星”可以为你指引一个正确的航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