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声音
会议现场,围绕电动车新国标修订,与会专家及200多电动车商家展开激烈争辩,关于标准修订,涌现诸多新观点。
修订前提:方便百姓出行
“好得很还是糟得很”,这是对新生事物的评价标准,绿源集团倪捷认为,对电动车新标准的修订,应该设个前提,这个前提是,目前,电动车在中国发展,到底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是否有利百姓出行?如果糟得很,不利出行,就必须要以制度进行约束,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电动车在中国发展“好得很”。
倪捷说,电动自行车产品的通行原则是改善交通,从节能减排看,由于没有油耗,一年至少可以减少479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电动车产业在中国属于“草根产业”,它生逢其时,方便百姓出行,民间呼声高就是证据,所以,标准修订,必须坚持方便出行的原则。
限重无意义,安全才关键
讨论中,不少电动车商家认为,电动车新国标修订,不能一味地限制重量,实际上,限制重量对电动车发展毫无意义。
大家认为,从目前的技术进步看,未来电动车的重量可能越来越轻,不过,重量轻不代表有重量束缚,因为安全才是最关键的要素。电动车商家表示,经常开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是越重越安全,电动车其实也一样,“为什么汽车没设重量标准,而电动车却在重量上有门槛,我们认为政府这样做,有失公正”。
大家因此建议,国家应因势利导,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支持电动车的科学发展,电动车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决策层要认识到电动车是未来重要的交通工具,才能出台有利电动车发展的政策。
时速40公里,不会有危险
电动自行车速度超过20公里就不安全吗?不一定。参会的亚太电动车协会执行委员周鹤良,曾经前往江苏、山东、天津等全国不少地方,对电动车速度等状况进行过专题调研,他认为,管理方应允许电动车速度更快点,不能动不动就对速度提要求,新标准对电动车速度的限制,悬念重重,究竟定多少合适,是每小时35公里,还是40公里?应该综合考虑。“我认为,电动车每小时跑35至40公里,完全能够保证安全”。
谈论中,还有专家建议,决策层应早日颁布科学的电动车新标准。(陈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