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比亚迪的双模电动车宣称是世界首款最接近量产的车型时,首批所谓的“量产”车的车主被指是深圳市政府,业界一片哗然,专家指出这并非“量产”而是“试运行”。
这之后,又有多家国内外企业宣称将“量产”新能源车。 《汽车观察》搜索了各家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未来的规划,他们均用到了“量产”一词,但却很少有企业透露具体的数字,呼啸而来的新能源汽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占领很多的市场。
三菱汽车最近的一则消息称,三菱已经量产了一款电动汽车名叫“i-MiEV”的电动车,今年预计生产1400辆。
究竟何为“量产”?词典解释:量是指批量的意思,量产就是批量生产。这1400辆电动汽车和传统意义的汽车在“量产”上多少给人们心中产生了落差,新能源正面临着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本期的话题,我们就新能源汽车到底多少辆为量产请各路专家进行探讨。
《汽车观察》:三菱近期推出一款电动汽车称已经量产,但量上只有1400辆,您理解新能源汽车到底多少是量产?
三菱内部人士:1400辆看起来不多,但应该是量产,因为电动车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在中国国内,比亚迪一直在宣称量产,也有人指出它并未卖到个人,卖给的是政府机构,但是政府机构也都不太清楚什么时候买过它们的汽车,也就不是真正的量产。这次上海车展,比亚迪拿了一辆有车牌的汽车进行展示,告知公众:我的车已经卖到消费者手里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各个厂家希望汽车做出来不是看的,而是真正给消费者用的,想诉求和宣传的是这个点。三菱生产出来的电动车目前已基本被电力公司等预订一空。量产的概念比较模糊,新能源的话题很热,但是落到实处的还不多。和传统车几十万辆,新能源车或许是有落差。
北京鸿锐新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亮:确实1400辆比较少,但是往前推15年,传统汽车也就100万辆的产能,新能源整体处在起步阶段,这样看来也算量产。
汽车界资深人士、《汽车观察》副社长李上雄:不能这样看,虽然以前是我们市场需求比较小,只有十万辆,但现在我们的需求大大增加。电动汽车的量没有上去,不是需求造成的,而是生产能力造成的,全世界都这样。
中国汽车产品认证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桂明:技术、装备等决定能否批量生产,是通过市场的需要来反映的。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改变,目前主要是电池寿命和价格,价格太贵老百姓就不会用。
李上雄:确实周围设施没有,新能源车推广不开,涉及到很多障碍问题。一个产品能否上市,不一定是技术或产品问题,而是系统工程问题。传统汽车的设施加油站是多年来大家把它建设起来了,新能源车的配套设施当然也不是一家企业能解决的,要靠整个社会。为何我一直认为混合动力汽车是未来的方向?就是因为它自身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混动是未来十年可以去选择的产品,即便它是过渡产品,但能量产,对减排也有利。
《汽车观察》:国内目前很多的企业都在做新能源汽车,按照国家“十城千辆”的计划,一些企业都在说未来一两年会进行量产。目前开发的情况和量产的能力到底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