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新闻媒体报导说:珠三角地区许多企业出现严重亏损,甚至倒闭,员工上班时间无事可干,广州涌现大批农民工返乡潮。为什么如此?都是金融危机惹的祸!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购买力极大减退,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对国内企业特别是电动车行业有哪些影响呢?
总的来说,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很大,由此对国内的一些企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所处的行业和环境不同,因此各企业所受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由于出口受到抑制,所以对外贸型企业影响较大。而对以内销为主满足内部需求的企业来说,影响不大。(摘自《解析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影响几何》---冯科 作者为北京大学经济所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而且,中国政府面对此次席卷而来的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就是要扩大内需,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其中,至2010年底,国家将投资4万亿元,采取十大举措强力拉动内需。这一系列政策调整与出台,将是对经济增长的强有力保障。
同时,电动车行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的诠释了电动车的前景大为看好!其特点和优势如下:
首先,感谢我们自己有一双慧眼,选取了“衣食住行”行业。行即交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乃生存基本需要。
其二、交通工具自身特点决定着未来的发展:私人汽车的普及,国情不允许;摩托车的安全性,备受怀疑;脚踏自行车,踩不出现代化的生活节奏,而相比之下电动车的轻便、快捷、环保等绝对优势,预示着它的车轮将会滚滚向前!
其三、使用成本占有绝对优势 燃油附加费改税已经酝酿了十几年了,最近官方消息,相关政策出台即将尘埃落定,如此一来,对汽车、摩托车来说,显然增加了使用成本,而对电动车来说恰好是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其四、当前举国上下都在大兴建设:不论是建设新农村还是发展小乡镇,都在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论大城市还是小县城,都在扩大城区规模。道路的改善、城市半径的逐渐扩大,无疑都将会增加电动车的大量需求。
当前情况如此,我们电动车人又将如何应付呢? 作为电动车的生产厂家来说,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工作:
一、勤练内功,严抓产品质量不放松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要生存、发展、壮大,必须拥有良好的产品质量作为前提。要养成企业从上到下,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习气,做到不良品足不出户。早在1985年,在当时中国经营还保留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时任海尔老总的张瑞敏还不到一年,为了真正唤醒员工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当众砸碎了76台问题冰箱……无独有偶,在九牧王集团,林聪颖发现生产出来的西裤是次品,不是想办法把次品处理掉,而是当众全体员工的面,火烧了一批价值几百万的次品裤!无论国内国外,过去现在,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这永远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电动车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更应该脚踏实地,不能投机取巧。
同时,产品质量不是简单的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国家免检等荣誉称号的叠加,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一朝一夕,都容不得半点马虎。许多企业因前期的努力付出,赢得了社会、政府、用户的认可,但往往至此就掉以轻心,忽视质量管理,结果害人害己。近期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特别是现在正处在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决不能因为成本问题、效益问题,而以次充好,短斤少两,掺假使杂。
电动车行业这方面做到较好的有江苏雅迪,一直秉承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从设计、研发到生产、物流等方面及时发布质量情况,实行全程监督。下图为警钟长鸣的“质量•生命”标语(见图一)。 图一:质量•生命
二、渠道制胜,优化网络建设
金融危机,也称金融海啸,所过之处,如大浪淘沙。同时也是对良莠不齐的电动车市场的一次大洗牌。
首先,那些没有竞争意识、没有市场理念、免疫力低下的经销商将被淘汰出局,趁机进行有效梳理,抓大放小,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扶,从而实现强强联手,真正地互利互惠;其次,借着大洗牌之际,一部分厂家也将被市场的规则而吞噬。这时它旗下不乏有些许良性的、强势的经销商,正在迷茫中苦苦寻求”改嫁”。 是展览会招商、会议招商、人员招商,还是广告招商等其它途径,正需要大大发展渠道建设的你,准备好了吗?
三、终端为王,全面提升新形象
顾客对产品利益的追求包括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个方面,前者更多地体现了顾客在物质方面的需要,后者则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情感等方面的需要,如宽松、优雅的环境,和谐、完善的过程,及时、周到的服务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顾客对产品非功能性利益越来越重视,在很多情况下甚至超越了对功能性利益的关注。这就促使我们要全面提升终端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