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自行车真的是靠质量取胜吗?
凤凰自行车真的像大家回忆的那样神奇吗?它的质量是否真的非常过硬?
1976年,在第三自行车厂工作的沈德出印象最深的是“换货”风波。他说:“当时凤凰的质量已经靠不住了。整天搞运动,全厂基本上没心情提高质量。” 他当时负责处理要求换货的来信,北京西单自行车商店第一季度凤凰的换货率是38%,而且要求换的都是自行车最主要的部分,车架、车圈、车把和前叉,一个月就有1050封信要求换货。而那些信件,在他印象中,语言全部客气得很,因为如此紧俏的物资,好不容易到手,1050封信件没有一封敢于提及退货,全部是谦恭地要求“伟大的工人师傅帮助我们”,把某个重要的部件换掉。相比之下,国外市场就没有这么客气了。
受到各种政治运动的影响,当时中国自行车的质量存在落后的地方,沈德出记得,整个三厂没有流水线,基本上还是一个个机器前站着工人,“像小作坊”。
即使这样,凤凰车在国内依然供不应求。“其实那时候我很难弄到自行车票。”沈德出说。自行车票控制极其严格,真正的掌握者是各商业局和供销社的人,自行车厂只有特殊部门工作的人,例如后勤部门,才能拿到自行车票。
在当时,一般的分配方式是这样的,由商业部门统一分发给各个单位,各个单位再把手中的几张轮流发放给自己的职工。“一个1000人的大厂每个月也就三四张,大家轮流来,后来就有些人采用交换或者购买的方式弄票了。”自行车票和手表票最值钱,一张手表票可以换取10斤鸡蛋和若干斤粮票。上海市的票证收藏家邵根才觉得这真是怪事:按照道理来说毫无价值的票证(买东西还要出钱,票证只是购买凭证),却获得了很高的价值。
昔日重现
记忆成为了新的消费品
中国曾经号称自行车的王国, 80年代至今自行车依然是部分地区生活的必备,“永久”和“凤凰” 是中国特定时代的品牌巨擎,然而在短短20年之间,整个行业的市场需求彻底改变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出门交通工具选择多样性是变化的根本原因。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每百户自行车拥有量已从1998年的 182.1辆下降到了142.7辆。 如今,北京每天骑自行车往返于单位和家庭之间的人已从10多年前的60%下降到20%。
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赛车和山地车使国有自行车样式相行见拙,也是“永久”和“凤凰”衰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1992年排行的十大自行车企业中,国企占了9家,市场份额达到40%,而到了1999年,前十的排行榜上就只剩了4家国企,市场份额降到了20%。“捷安特”等外资品牌表现明显超过国内品牌。实际上当人们怀念起“凤凰”“永久”时光的同时,已经开始将这些品牌归为记忆中的东西。
回忆总是会把平庸的生活浪漫化,故事化,夹杂入新的憧憬。“凤凰”“永久”的意义越来越符号化,上海一家影楼别出心裁地推出“凤凰”主题婚纱摄影,青年男女有意打扮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形象,以凤凰车为背景留念,参与的青年对凤凰车并无概念,也无复杂情感,但因商家的设计中融入了时尚元素,造成了复古的效果,仅此而已。
抽象化的自行车概念被充分运用到艺术领域,以《十七岁单车》为成名作的导演王小帅后来没有拍出有突破性的作品,而这部电影已经可以反映出自行车在大城市里已经逐渐底层化。另一部电影《爱情的牙齿》海报即是一个穿着军装的胡同妞,坐在一辆簇新的永久自行车上,一脚点地,满脸都是暴戾的表情,永久车和军装同时出现暗示了她的身份,赋予她时代特征,将其变成一个符号。《孔雀》中骑着自行车的少女身后带着一个降落伞,满脸都是幸福的笑容,而在《站台》里,那个坐在自行车后架上的青年伸开双臂做飞翔状,给人印象深刻不亚于《泰坦尼克号》里男女主角在船头飞翔姿势的经典镜头。
艺术家总是会把眼光放在独特的领域中,去捕捉一些已经属于记忆的细节,或者说是一种记忆讨好,目的是引起人们的共鸣或者觉得似曾相识,就像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而那时它是那样重要。
“凤凰”“永久”已经永远成为记忆,实际它们就是生产力低下时的产物,和奔驰、宝马毫无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