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商情网:行业资讯旗舰!
免费注册>>
经销商登陆 | 商情通 | English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商情视点 > 行业观察 > 正文
“凤凰”“永久”已成记忆曾风靡大江南北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2008-10-8 10:05:19
我来说两句( ) | |


  【凤凰】

  ●名词

  ●本义:凤凰牌自行车由上海自行车三厂出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的主要代步工具,一度供不应求,需凭票购买。

  【永久】

  ●名词

  ●本义:永久牌自行车由上海自行车出品,与凤凰牌自行车地位相当。

  ●延伸: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每百户自行车拥有量已从1998年的 182.1辆下降到了142.7辆。 如今,北京每天骑自行车往返于单位和家庭之间的人已从十多年前的60%下降到20%。

  回忆把平庸的生活浪漫化,故事化,夹杂入新的憧憬。“凤凰”“永久”的意义越来越符号化,抽象化的自行车概念被充分运用到艺术领域。

  历史与反思

  被放大的美好回忆

  1970年1月14日,《人民日报》上刊登河南岳县天然油石厂的“天然油石”广告成为“文革”中最后一个广告,“文革”期间再无广告,直到1979年,广告才在媒体上恢复刊登。不过凤凰自行车不用广告, 上世纪70年代,它是当时所有家庭的“大件”梦想,中国最出名的自行车名牌肯定是“凤凰”,“文革”前的评比中它已经连续多届获得第一名。

  进入90年代,在凤凰自行车把广告语打出来时,人们的眼光已经投向远方,购买自行车有太多的选择,让人眼花缭乱。如今,与凤凰自行车联系在一起的是老李、老魏、或者跃进、卫国,这些充满时代特征的人名与凤凰、永久自行车捆绑在一起,被推销到现代人面前。老李老魏们在几十年前是快乐的年轻人,他们为拥有一辆“凤凰”或者“永久”而感到骄傲,他们有着共同的经历,梦想有一辆这样的车,攒了几年钱,又费了很大力气搞票(凭票供应),于是终于实现了。“凤凰”或“永久”为他们带来羡慕的眼光,就像现代人开奔驰、宝马。而他们也得到了无穷的欢乐,甚至骑着这辆车带回了自己的新娘。怀有这样记忆的一般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国人,大半生辛劳,青春时期的快乐与尊严屈指可数,想起时心中惨然一笑。

  这是一个被放大被美好化的记忆,实际上凤凰、永久自行车真正风靡中国的时间并不太长,大约只有十年时间(1970年~1980年,此前只是中国人的梦想),比起欧美发达国家,中国自行车普及是一段很短的时间。广州70年代末期富裕家庭的“八大件” (摩托车、照相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收录机、缝纫机、手表),已经不包括自行车,1978年后,广州街头出现私人摩托车,两年后,内地不发达地区的县城甚至乡村,也出现了摩托车的踪影(注:笔者的舅舅,中原地区某县城个体修车者,81年购买嘉凌摩托)。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广州轮渡是鼎盛时期。1989年,广州轮渡年客运量高达1.1亿多人次,最高峰时,客轮公司一天要运送10万乘客,相当于广州公共交通总运输量的14%。

  “黄沙-芳村”是其中最火爆的一条。原因是芳村建起广钢等几家大型企业,上班一族人数众多,鹤洞大桥和珠江隧道没有建起,若乘公共汽车,会耗费很多时间,这条线有6艘大船对开,两三分钟一班,坐满开船。上下班高峰期,推着自行车等上船的人龙会排到几百米外,而携带自行车坐渡轮是要买票的。

  如今在香港,离岛依然有很多人先是骑自行车到码头,然后坐渡轮去上班。广州自行车长龙的现象已经基本绝迹,出租车司机会拒绝在车厢后捎自行车,在路上骑自行车的人并不多,一方面是因为公交、地铁方便,另一个原因是如果要过桥,上桥的坡度对骑自行车上班族是个考验。

[共 2 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市场 自行车 
我来说两句( ) | | 责任编辑:白云
分享到:
新闻商机企业整车配件招聘求职
 Vip企业
供应 | 求购 | 招商 | 合作
 精彩图赏
香车美女 | 经典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