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商情网:行业资讯旗舰!
免费注册>>
经销商登陆 | 商情通 | English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走出中低端市场 锂电池业发展三建议
来源:转载    2013-3-21 16:04:29
我来说两句( ) | |
[提要] 我国锂电池产业以庞大的主体规模发展的同时产业定位不明确、中低端市场混乱、高端市场冷清等问题也凸显出来,无疑也给产业敲响了警钟。

  受益于国家利好政策及下游需求市场的持续驱动,我国锂电池产业以庞大的主体规模及大幅增加的产品产量为“资本”实现着由起步到成长的整体过渡,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然而,与此同时,产业定位不明确、中低端市场混乱、高端市场冷清等问题的凸显,无疑也给产业敲响了警钟。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表示,锂电池业有”大跃进“之嫌,切莫急于“弯道超车”,对于这个年轻的产业,“超车”不是推动成长,而是催熟。锂电池产业究竟面临着怎样的“门槛”,困境背后的原因何在?中国锂电池产业又将如何快速、健康发展?

  中上游环节以日韩企业为主导

  从产业结构来看,锂电池产业主要可以分为上游的锂电池材料产业,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目前主流市场基本被日本、韩国企业所垄断,大陆企业虽然正在努力寻求突破,但是目前技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中游企业主要生产电芯产品,依然是以日韩企业为主导,但中国企业已开始有所突破。而下游企业主要是电池模组的组装制造,包括台湾、大陆、以及日韩上游企业的组装工厂。如此来看,很显然在技术方面国内企业目前没有优势,走中低端市场定位在所难免。

  “三无”企业的淘汰刻不容缓

  随着新能源产业市场地位的日趋显赫,我国锂电池产业亦成为备受关注的市场新星,而随之迎来的便是不断注入的新兴企业,但良莠不齐的主体发展水平、市场承受限制外的大规模涌入无疑将这一利好态势的效果恶性化,模仿、复制、重复等主体滞缓特性的愈演愈烈更是使我国锂电池产业呈现出了混乱之势。

  中低端市场主体的上游式迈进及对“三无”企业的淘汰已刻不容缓。相较于中低端市场的涌入热潮,冷清的高端市场无疑表明了我国锂电池产业发展漏洞。高端市场作为国内锂电池产业“始终不可逾越”的重要领域,其实正是产业发展亟待突破与完善的重要问题,否则,一味的徘徊于中低端市场的我国锂电池产业,谈何突破发展。

  【如何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明确产业定位 合理规划理顺管理体制

  近年来,电动汽车产业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下的重要分支,得到了市场的热宠,而锂电池产业作为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引擎亦迎来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于是不少企业对锂电池产业进行了错误定位,事实上,锂电池并非仅为电动汽车的一个部件,应将锂电池产业明确定位为储能产业,及时编制锂电池产业发展规划。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职能部门应明确管理权限、各司其职。

  加大科研投入 实现技术突破

  目前锂电池核心技术基本由日韩企业主导,本土企业在技术研发上虽然加大了投入和努力,不过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建议设立锂电池科研专项基金,用于研究锂电池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大容量电池制造工艺、电池成组技术及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等。掌握核心技术,才不会受制于人。

  相关产业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2012年底,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的良莠不齐现状,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等部门已联合起草《动力电池行业准入条件》,预计《准入条件》将在2013年上半年出台,下半年开始正式实施。《准入条件》将提升包括锂离子电池在内的动力电池行业进入门槛,要求动力电池厂家年生产能力不低于1 0万千伏安时,并至少具备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大材料中之一的生产能力或测试评价体系。这意味着,继铅酸蓄电池行业实施准入制度后,锂电池行业同样将迎来准入制度。制定和完善锂电池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同时也推进行业健康有序前行。

  总结:中国锂电池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基础还很薄弱,不仅在技术上有待突破和进步,而且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顽疾有再度上演之势。正如许多业内人士的判断,国内锂电池业正从粗放式向精细化发展,企业切忌“拔苗助长”,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看准方向,长时间积累技术经验,并根据市场动态实时更新,才能持续发展,同时也离不开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的科学规划和合理约束。

关键词:隔膜  电解液  锂电池 
我来说两句( ) | | 责任编辑:于丽娜
分享到:
新闻商机企业整车配件招聘求职
 Vip企业
供应 | 求购 | 招商 | 合作
 精彩图赏
香车美女 | 经典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