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国际电动车城我们看到,电动自行车配件的经销商门口也是门可罗雀。
无锡永能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敏:“我们本身也给众多厂提供零部件、数件、铁件这些零部件,这些厂的订单可能下滑的比较多,甚至很多已经原来准备定了,都取消订单了。”
黄敏所在的永能车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电动自行车零部件的厂家,他告诉我们,从今年5月份开始,他的订单就一直开始下滑。
无锡永能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敏:“像零部件我们受到的影响可能有50%以上这样子。”
在这个生产车架的车间我们看到,这一排近30台的机器只有不到5个工人在上班,由于订单大幅度减少,目前厂里的工人有一半已经放了假。黄敏告诉我们,今年他的公司刚刚自己生产和组装电动自行车,正式进入整车行列,面对四部委下发按照1999年的标准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限期整改的通知,一下让他不知所措。
无锡永能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敏:“我们今年正准备进行整车的全面品牌运营,正准备这样,在大干一场的时候后来就来了这样一个风暴嘛,后来就这样。很多经销商在观望,消费者也在观望,有些经销商也在考虑我是否退出这个行业。”
黄敏告诉我们,在全国除了有近1500家的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还有近5000家像他这样的电动自行车零部件的生产企业。
在这次四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中指出,电动自行车不按规定生产、销售问题严重,大量“超标”车上路行驶,道路安全隐患突出。其中这标准和安全隐患两个问题,在电动车行业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目前,四部委下发的《通知》要求各省市按照1999年 国家标准委通过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要求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应不大于20公里每小时,整车重量不大于40公斤。然而随着12年来电动自行车技术发展和消费者的要求,现在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已经超出了1999年制定的标准范围。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总经理 贾东尔:“一个续行里程的需求,它可以跑得时间更长一点,更远一点,我们现在四块电池四七二十八公斤,加上车架是13,这就已经41了,再就是车身,还有覆盖件,还有前后轮,所以说这些东西都加在一起是很难做成的,很难做到的。”
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陆金龙告诉记者,如果按照老的标准,现在电动自行车行业1500家的生产企业中,绝大部分都存在着超标生产。
陆金龙:“预计有可能90%以上的车是超过这个标准的。”
陆金龙告诉我们,其实在1999年的国家标准中,40公斤的整车重量标准只是推荐性指标,并不是强制性指标。虽然重量超标,仍然算是合格的。而对于时速限制,各个厂家在出厂检测前是采用限速器,使电动车合乎标准要求。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胡刚:“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安装限速器,都是符合国家要求的,但是很多老百姓买回去之后,确实会把限速器拔掉,这样的话可以在载重情况下骑得更快一点。”
胡刚告诉我们,如果在电动自行车生产时就将速度限制在20公里以内,那基本上就卖不出去。我们记者也在街头进行了一个小小的随机采访。
记者:“您想买一个什么样的电动车?”
消费者:“时速的话,我自己用的话,大概就是三四十差不多,不能太快了。”
记者:“如果速度低于20,您能接受吗?”
消费者:“低于20相当于骑自行车,有点太慢了。”
消费者2:“20太慢了。20不如骑自行车。”
在记者对消费者的随机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消费者很难接受时速20公里的速度。也就是说,如果国家四部委要求全国各省市按照老标准进行限期整改的话,这将会对整个电动车行业造成重大打击。
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金龙:“那就是面临灭顶之灾,那很严重的,肯定是很严重的。生产出来东西没人要了,那它不能生产了,他要停产,要倒闭,大多数企业要倒闭。”
无锡永能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敏:“我们有大量的生产设备,所有的产量和设备都为这个电动车行业准备的,那可能转行都很难,影响非常大。”
现在,陆金龙每天都会接到很多企业打来的电话,很多电动车生产企业认为,1999年 国家通过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太过老旧,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市场的需求。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胡刚:“电动自行车的标准是1999年颁布的,那么到现在已经十几年的时间了,那么这就好比一个目前已经长大成人的大学生,那么还在穿着自己几岁时的衣服?”
胡刚认为,电动自行车是最大的草根交通方式,它满足着2亿多群众的问题,并且在节能减排方面有着独具的优势,应该扶持发展, 而标准在制定时本身对电动自行车有失公平。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胡刚:“那么有动力的交通工具中,对于摩托车和汽车,也没有限制它的出厂制造标准,单单对电动自行车限制它的出厂制造标准,我认为多少有一些不公平。”
陆金龙:“对于四部委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我们是非常支持的,但是要用13年以前的标准放到今天来加强管理,我们觉得有点说不过去。”
这一观点同时也得到了很多老百姓的认可。
行人1:“20码的话,那就是太慢了,那还不如走路,应该可以适当提高一点。”
行人2:“感觉电动自行车这个速度应该限制30左右比较合适。”
陆金龙告诉我们,他已经再次向国家标准委提交申请,要求尽快修订并出台电动自行车的新的国家标准。
这次四部委下发通知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限期整改,最重要的原因是电动自行车的交通安全问题突出。其实,对于电动自行车安全性的争论这些年一直都没有中断过,有的城市甚至还为此一度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据公安部统计的数据显示,2009年电动自行车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数为3678人,比2004年的589人增加了6倍。不过,每天骑着电动车上下班的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认为,不能以此来推断电动自行车不安全。
中科院院士 何祚庥:“六倍当然是很大的一个数字。2004年到2009年的话,电动车不只翻了六倍,电动车死亡人数应该大体上跟车子数目成正比,实际上并不成正比。”
据了解,我国市场上电动自行车每年都以2000万辆的速度在增长,目前保有量已经达到将近1.5亿辆,相比2004年1.5千万的保有量翻了至少9倍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从比例上来计算,电动自行车的死亡率实际是下降的。
何祚庥告诉我们,由于越来越多的骑自行车的人群逐渐加入到电动自行车行列中来,所以因自行车造成死亡的人数是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另而这两者相加起来的死亡人数从2004年的14244人下降到8894人,也是呈下降趋势。不能简单地死亡人数增加了以后,看电动自行车安全不安全。”
何祚庥告我们,一个交通方式的安全性指标还要看它的万车死亡率。根据2009年的数据来计算,我国的汽车大约为0.78亿辆,死亡人数为6.77万人,万车死亡率平均为8.68,电动自行车大约为1.2亿辆,死亡人数3678人 ,万车死亡率为0.306,汽车的万车死亡率是电动自行的28.37倍。
何祚庥认为,目前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了大多数老百姓的交通工具,1.5亿的保有量至少解决了2亿多人的出行问题,是很好的一个治理交通堵塞的方式。对于如今沿用的电动自行车标准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的限制,何祚庥院士建议可以适当放宽。
中科院院士 何祚庥:“新的国标我赞成提高速度,他们现在要求一般要求30公里,或者35公里,国外的速度就是30公里、35公里,我认为这种要求是合理的。”
目前,国外很多国家对电动自行车的时速标准几乎都在20公里以上。德国最高时速限制在24公里,法国为25公里,瑞典为30公里,西班牙为45公里,丹麦为30公里。
对于深圳目前进行“禁电”的做法,何祚庥认为,对于电动自行车的管理不能简单的“以禁代管”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是要提高骑电动自行车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他认为,应该建立一个相应的惩罚制度。
半小时观察:
一个标准、一纸政令直接把电动车行业推到了生死边缘,而深圳的禁行令进一步收缩了电动车市场,同时给物流行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那么电动车究竟该何去何从?
我国现存的电动车超过1.5亿辆,这说明电动车是有市场的,市场火爆的背后说明需求庞大。尽管电动车带来了交通事故和管理的不便,但禁行不应该成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办法。面对需求和安全的考量,如何进行疏导和管理考验着政府管理部门的智慧和能力。我们呼唤一种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在这一政策出台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普通民众的出行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