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优劣势分析
优势
技术跟踪较为紧密
合作研发模式成熟
积极的市场推广
劣势
电池技术有待提高
需要较大的研发投入
价格昂贵限制市场发展
近期的种种迹象都在表明,电动汽车成为气候已为时不远。先是在月初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包括奔驰、宝马、奥迪等顶级品牌均推出了其混合动力汽车(油电混合),当然还有国产品牌如比亚迪、众泰、力帆、瑞麟、奔腾、长安等也都推出了油电混合动力车。最近,深圳、上海、长春等各地又开始纷纷上马汽车充电站项目,开始向阻碍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最关键问题下手。
一直以来,电动汽车应用面临两大瓶颈:其一是汽车的购置成本居高不下,其二是使用的便捷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然而从近期市场的表现来看,全球车企均在努力改变这一现状,而中国本土企业有望后来居上。
国内车企集中发力
毋庸置疑,在传统汽车行业,中国一直处于追赶状态,但在新能源领域,中国有望实现突破。
2009年1月,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部委联合发文,宣布大力扶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由此掀起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发展浪潮。在此之前,中国新能源轿车市场还是一片沉寂。丰田混合动力轿车普锐斯几乎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然而几乎在一夜之间,国内车企的电动车研发项目如雨后春笋般铺开。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宣称获得纯电动轿车技术的整车公司达40家以上,数量远远超过日本和美国,国内几乎所有的主要汽车厂商都有混合动力汽车上榜,混合动力汽车产品超过100款。
在近期落幕的北京国际车展上,不仅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六大汽车集团推出了电动汽车样车和概念车,就连名不见经传的众泰、力帆等也加入了电动车阵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走在前面的比亚迪和奇瑞更是发布了面向私人用户销售的双模电动车F3DM低碳版和纯电动QQ轿车。而在投入世博园区示范运营的1017辆新能源汽车中,国产纯电动汽车就有321辆。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党委副书记林成涛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混合动力汽车在未来的30~50年内将会有持续的生命力和市场需求。2010年,国内的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仍然将以参与“十城千辆”计划的集中式用户为主,车型则包括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和混合动力轿车。在原先整车集成技术的基础上,国内车企要加大对关键零部件的深入研发,为后续的大规模市场化提供技术和产业基础。
车电分离模式提供新思路
就在北京国际车展上,此前并不为业界所熟知的浙江众泰汽车高调推出了其乐睿EV电动汽车,并以“京NN5E08”的牌照切入北京市场。
而其推出的车电分离模式也为中国推广新能源汽车带来了新的思路。
浙江众泰汽车董事长吴建中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本和使用便捷性成为电动汽车推广的两大障碍,尤其是电池成本,与传统汽车相比极大地抬高了使用门槛。“而众泰汽车实行电池以租代售的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此举降低了整车的购置成本,从而为消费者降低了使用门槛。”吴建中表示。他还告诉记者,众泰目前正在携手国家电网、普天海油等合作伙伴推进充电站建设,加速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充电站建设实现比传统汽油车更便捷、更环保的绿色出行。
此外,记者采访获悉,知名电动汽车服务提供商BetterPlace也在积极推动电池置换技术,并正在日本东京进行为期90天的试运营。该公司中国区负责人彼得·库伯表示,公司正在与奇瑞就电动车推广一事进行接触。
企业观点
德国大陆集团亚洲区总裁兼汽车集团董事会成员JayK.Kunkel
本地化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EMS3包括芯片组内部的更大功能集成、可扩展性改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尺寸及重量减小。
未来,大陆汽车集团将不断实施本地化以降低成本,开发适用于中国市场的产品。
据估计,到2012年将有约2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车上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在城市中心区的使用具有减少废气排放及噪声的优点,这一点对全球大城市都是一个福音。
大陆汽车集团推出的发动机管理系统3(EMS3)为汽车生产商提供了首个基于开放式系统架构的发动机管理平台。其出色的功能包括芯片组内部的更大功能集成、可扩展性改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尺寸及重量减小。将来,最新定义的微控制器性能类别将涵盖从简单的MPI发动机管理系统(亦即带有进气口喷油控制的系统,如大陆的EASY-U)到复杂的卡车发动机管理系统的众多市场。
大陆汽车集团针对电驱动的功率电子系统及其电池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早就超越了实验室基础研发阶段。目前的第三代产品比前两代产品的体积缩小了约30%。除了紧凑型功率电子产品以外,大陆汽车集团还为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生产重要部件,可以将由电池产生的直流电转化为供电机使用的交流电,同时也可以将汽车制动时所产生的能量储存到电池系统中。
从2011年起,大陆汽车集团将生产首款用于欧洲汽车生产商的标准化生产车型的完整电动动力总成系统。为此,公司已经投资了1200万欧元,年生产能力初步定为6万台电机。
自1994年正式进入中国以来,大陆汽车集团不断拓展领域和范围,在中国各地已建立了成功的合作关系。目前,大陆汽车集团在中国共设有8处生产基地、13个销售和采购办事处以及2个研发中心。未来,大陆汽车集团将不断实施本地化以降低成本,开发适用于中国市场的产品。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实现1/4的销售收入来自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