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底,CCTV的一则报道,让山东聊城这个此前不知名的地级市,瞬间成为汽车业内关注的重点,甚至不少跨国公司的CEO,也表示了对聊城“山寨”电动车的关注。
丰田中国副总裁堀全克就表示,“山东这样的例子,至少能说明一些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特点,只是我们现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还做不到这样的价格。”
进入2010年,第十一届北京国际车展上,以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成为热点,在车展“畅想绿色未来”的主题下,无论国内外的汽车企业,都纷纷推出自己的新能源产品。一时间,似乎混合动力只够入门,电动车甚至燃料电池车才略有炫耀的资本。
此时再看聊城那些规划以十万辆计,价格却不过2万元以内,被汽车业人士成为“不是汽车”的产品,似乎也别有一番意味。
回首“山寨”电动车
2009年央视来到聊城采访时,聊城市主干道中央隔离带上,一块接一块、长达数公里的广告牌吸引着路人的注意。广告牌上画着颜色各异、外形似奇瑞QQ的轿车,旁边的广告词却是“省钱”、“百公里仅需8元钱”,“时风,中国的‘人民轿车’”等字样。
如今这样的画面在聊城已经很难看到,由于山寨电动车被曝光,本欲借电动汽车新能源概念实现转型的中国农用车巨无霸――时风集团,再次遭遇挫折。
聊城高唐县时风集团是山东省重大企业之一,拥有3万名员工,涉及农用三轮车、轻卡、拖拉机、发动机、变速器、热电等多个产业,每年利税近5亿元,约占高唐县总税收的76%。
2007年11月,时风集团开始投产电动轿车,年产能达5万辆。时风集团办公室主任胡金星表示,“今年年产3万辆以上没问题。”此前的资料显示,时风集团发展电动轿车的口号是到2013年实现电动轿车产销50万辆。
按电池数量的不同,时风电动轿车分为3个等级,售价分别为2.2万元、2.5万元和2.8万元,最大单次行驶里程可达150公里。虽然有着轿车外壳,但在驾驶舱中,时风电动轿车并没有空调、CD等配置,内饰件也采用较为廉价的硬塑料,其舒适性能仅限于“遮风挡雨”。
“这些车并没有获得国家生产资质,说白了是违法的车。”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一位人士感叹说,由于地方政府的保护伞,山东快要成为山寨汽车的摇篮。
但引起争议的是,如时风这样的“山寨”电动车,往往反映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些特色。无论背后有怎样的利益,还是难以符合“汽车”的标准,但时风的电动车产品实实在在满足了一部分市场需求。
让“时风”们更委屈的是,其实国内许多混合动力客车产品,往往也是采购如伊顿这样国外零部件公司的动力总成,很难说真正有太多核心技术。而自认为是靠企业一己之力摸索市场的这些“山寨”者,似乎还显得更加自力更生。
山东的电动车“冲动”
应该说,聊城“山寨电动车”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社会现象,与当地政府的默许甚至鼓励是分不开的。当时风电动汽车下线后,先后拿到了聊城市科技成果的鉴定证书和山东省科技成果的鉴定证书,并获得山东省科技成果奖。聊城市五部门还联合制订了《聊城市电动车管理暂行办法》,并获得了聊城市人民政府的认可。时风电动车在聊城市内可以说是拿到了“尚方宝剑”畅通无阻。
不过伴随央视的“关注”,时风集团的电动车在市场上变冷,也促使山东省政府开始思考,如何真正良性地促进本地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2010年1月31日,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在济南正式揭牌。这一联盟旨在聚合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力量,引导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
山东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魏学勤表示,“山东电动汽车产业,一派以中通客车为代表,拥有国家公告,主要生产大型新能源客车(混合动力、纯电动),而另一派是以时风集团、山东宝雅为代表的约30家企业,主要生产四轮低速电动汽车,这些企业及产品还没有纳入国家公告,却是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产品。主要市场是为公园、公安巡逻等提供场地用车,面向城乡接合部出售低速4轮电动车,以及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济南市作为“国家十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之一,在2009年先后投入了10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进行商业运营,其中有80辆就采购自中通客车。
对此中通客车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李晨也表示,“在今年五一节之前,还有20辆新型并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投入到聊城公交系统进行商业化运营,这批产品正在生产中。”他还说,在山东省内,中通客车也打算在另外七个地市推广混合动力客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