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陆  账号 密码 注册|忘记密码?

拼技术的时代来临 新能源车企准备好了吗?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作者:综合
浏览:2015-6-27 10:22:49
[标签]:技术,新能源汽车,标准
[提要] 目前,缺乏标准、技术创新受阻、市场配套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依然困扰着部分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业界人士呼吁,应尽快出台充电设备国家标准,保障不同品牌、型号的车辆与充电设备间互联互通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携手本田汽车公司与美国电动汽车翘楚企业——特斯拉公司就研发新型燃料电池一事达成合作框架协议。丰田汽车公司负责人称,借助美国在这方面成熟的技术,丰田汽车公司会研发出续航能力更强且价格更加亲民的燃料电池。

  相比之下,日本日产汽车公司也加大了对全电动汽车的生产投资力度。尽管其旗舰产品——聆风纯电动汽车销售曾一度出现低迷状态,但日产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会加大燃料电池研发力度,让更多的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得以大幅度提高。

  据悉,继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之后,日本日产汽车公司也有望与德国宝马公司与美国特斯拉公司就电动汽车标准化充电系统研发一事展开磋商。而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公司愿意与竞争对手分享燃料电池某些领域的专利,以便为死气沉沉的电动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负责人斯蒂芬·布拉切认为,特斯拉与日本车企有关燃料电池技术开发合作可谓雄心勃勃,但前提是,市场对电动车的需求要非常强烈。如果市场对此类车型需求疲弱的话,燃料电池的研发进程也必然会放缓。

  目前,在电动汽车燃料电池领域,只有宝马公司、丰田汽车公司、戴姆勒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与特斯拉公司掌握核心技术,但相对于欧美车企来说,日本在燃料电池的研发方面还略逊一筹。业内人士称,燃料电池发展的瓶颈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成本较高,另一个则是要有必要的基础设施作为研发与生产依托。

  不过,许多业内人士也乐观地表示,低排放或者零排放汽车必将会成为下一阶段市场的宠儿,因为全球各国政府都相继出台了非常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

  据日本媒体报道,这种势头势必会引发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研发与生产所需的大规模的投资。截至目前,日本国内七家主要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方面投入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40亿美元。

  就在日本车企纷纷投入巨资进行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同时,日本国内一些对新能源汽车抱有成见的人士则认为,新能源汽车只不过是简单地把火电厂生产出的产品——电能转化为燃料。要想真正做到节能环保,政府应好好改造火电厂。此外,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续航能力有限也很难让市场对其有很高的青睐。

  针对这种说法,日本多家车企负责人则表示,通过对燃料电池不断追加研发投入,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会达到平均500km这样一个标准。同时,车企也会加大对充电桩的研发力度,让消费者能够像加油一样,方便、快捷地为新能源汽车蓄能。

  日本媒体认为,日本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呈现购销两旺的势头。很多新能源汽车都成为了分时租赁公司的必选车型,而日本普通民众也纷纷响应政府提出的节能减排的号召,购买并使用新能源汽车。随着燃料电池与充电设备技术瓶颈被车企逐个攻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也将会越来越大。

车企为何组团开放新能源技术专利?

  2014年6月12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所有特斯拉公司持有的专利将无偿开放。随后,“技术丰田”也宣布向全球无偿提供5,680项燃料电池技术专利的使用权。时隔一年,专利放开再度袭来。近日,福特汽车宣称将其手中上千项电动车专利和待审批专利对外界公开,但是有偿公开。

  从这三家企业公布的专利技术来看,无一例外,都与新能源汽车紧密相关。车企为何选择公开偏重于新能源车的技术专利?其正在目的何在?对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对此,IHS汽车事业部大中华区轻型车生产预测高级分析师马雁飞、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苏晖、中国民族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曹鹤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公开专利都偏重于新能源车技术?

  特斯拉拥有203项电动车技术专利,加上280项仍在报批中的,共开放483项电动车技术专利。丰田分享的5,680项专利中,约1970项涉及燃料电池堆技术、290项涉及高压氢罐技术、3350项燃油系统软件技术专利以及70项氢气生成和供应技术。福特公开的专利集中在电气化车辆技术领域(含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目前获批的有650项,另有1000项专利待审批。

  在这繁多的数字背后,是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的大公开,车企为何都偏重率先开放新能源车的相关技术,对新能源汽车领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对此,苏晖首先表示,主要得益于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高度重视。车企还是想借政策之利来发展新能源汽车。而新能源市场的开拓不可能仅靠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来完成,需要整个产业联合努力,攻克难关。

  马雁飞指出,车企之所以公开新能源车技术,最根本的原因是其看到了新能源未来的发展大势。而对中国而言,新能源车的发展潜力尤为巨大。相比之下,传统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已经成熟,动力总成、模块化平台等各大整车厂在前期都已有开发,都有自己的技术路线,放开专利的影响反而不如新能源领域来得实惠。

技术公开会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带来什么影响?

  马雁飞坦陈,企业越早公开技术,越能更快的形成一种风向标。新能源车最大的盈利点、难点就是电池,各电池厂商标准不一,政府难以介入到私营新能源汽车市场。车企大范围公开技术表示其为环保和新能源市场也做出了贡献,成功打出一张感情牌。而且,放开技术专利或能对政府制定新能源相关标准起到提点作用。

  不过,在新能源终端消费市场方面,马雁飞直言,目前技术公开的影响还仅停留在行业本身,技术没有投入到实体车上,消费者看不到摸不着,无法切身体会,短期内对整体消费环节不会带来太大影响。

  曹鹤则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形成很大的产业规模,需各国政府和各大车企一起将蛋糕做大。技术公开将有益于新能源形成产业规模,对整个新能源产业也会带来较正面的影响。

  小结:市场经济环境下,经营者无利不起早,做大以分食更多的市场蛋糕,是以上各家车企开放技术专利的初衷,之所以首选新能源,首先该领域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热点,潜力巨大;再者,较之传统汽车的成型技术,新能源产业在技术上还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不过,即便一大批技术专利被公之于众,短期内对终端市场也很难有较大影响,新能源车的市场化推广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结: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国内市场重视的程度可谓越来越高。这种重视,不仅有来自政府的越来越多的推动、也有来自企业不断地投入、更有消费者的广泛关注,虽然说,这些关注程度各有各的盘算,但对于新能源汽车形成大发展趋势,确实是意义非凡的。对于国内汽车市场而言,新能源汽车已经出现了全面重视的新局面,这就使新车型的推出以及新技术的竞争越趋复杂。为此,无论是政策的变化以及开放的市场,都对车企所要比拼的技术形成了不小的考验。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搞新能源绝不是重打鼓另开张这么简单,它更需要在现有制造基础上谋求发展,才是汽车技术比拼的根本。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506/2015062710224898.htm

[共 2 页]  上一页 [1]  [2] 

正在加载...

品牌关注排行榜

  1. 雅迪408798
  2. 爱玛329622
  3. 小刀250738
  4. 比德文220355
  5. 台铃135580
  6. 松吉126122
  7. 立马104923
  8. 绿能101393
  9. 踏浪97231
  10. 绿源9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