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面临的多重风险 赵英分析说:“面对快速增加的产能过剩风险,锂电池企业应改变思路,不宜盯着新能源汽车。应由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转变,同时关注几个行业的需要。” 2015年前,锂动力电池投资仍将大步向前。北京普莱德、上海捷能等整车厂参股企业3年内锂电池生产基地将投产;力神和波士顿能源近期将在重庆启动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建设;万向、锂源、比亚迪等企业均已公布产能扩张计划。 作为锂电池行业的直接参与者,河南环宇董事长李中东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是镍镉电池,90年代中期是镍氢电池,90年代末是手机电池用锂电池,开始都是一窝蜂地冒出了几百家企业,最后只剩下几十家。 李中东认为,国内锂电池产能是否存在过剩现在言之尚早,市场竞争总会淘汰弱者,从而让强者更强。据李中东预测,现在国内有将近300家锂电池厂,再过2年可能还会再多出200多家,然而10年后也许只能剩下20家左右。 除了产能可能过剩外,电池企业还面临技术上的风险。根据英国路透社报道,美国A123电池公司宣布将更换其锂离子电池模块和电池组。公司方面称,密歇根利沃尼亚工厂生产的电池出现了故障,工厂四台自动焊接器其中一台并没有达到合理校对,出现电池短路。而公司预计将因此为客户更换锂电池组将耗资5500万美元。 “作为全球知名的动力锂电池供应商,我认为A123的电池召回事件说明锂电池距离成熟商业运行仍有一定距离,所以美国亦如此,中国更应该稳扎稳打。”信达证券锂电池行业分析师郝烨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分析说。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由于目前还无法推测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对锂电池的需求究竟会有多大,相关企业不应总是扩大生产规模,要以稳健发展为主。“规模固然重要,但取得技术突破更重要。” 赛迪顾问投资部副总经理吴辉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分析说,电池生产企业因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特别是对于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锂电池技术性能的提升、燃料电池新技术的研发等应加大投资力度。同时,电池企业还应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良好的产学研的对接。 另外,锂电池生产企业还可能面临产品价格风险。当前,电动汽车电池成本为800~1000美元/千瓦时,占到普通电动汽车成本的30%~50%。彭博新能源分析师认为,短期过剩的产能与市场竞争会推低电池价格,从而提升电动汽车的经济性,但必然会使小型单一业务电池制造商处境更加艰难。 该分析师同时表示,短期内较大的企业能够容忍有限的需求并通过降价参与竞争,但是较小的单一业务电池制造商将不得不争夺越来越少的供货合同。锂电池价格有可能会迅速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