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快餐业取得新的发展,行业上下积极实践,深入探索,注重积累,务实求进,迈出新的步伐,开辟了中国快餐发展的新局面。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全国餐饮网点超过400万个,从业人员达到2000多万,餐饮收入达17648亿元,增长18.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24%,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11.1%,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个百分点,对消费市场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餐饮消费观念逐步改变,外出就餐更超经常化和理性化,选择性增强,对消费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更加追求品牌的质量,品位特色,卫生安全,营养健康和简便快捷。快餐的社会需求随之不断扩大,市场的消费大众性和基本需求性特点表现的更加充分。现代快餐的操作标准化、配送工厂化、连锁规模化和管理科学化的理念,经过从探讨到实践的深化过程,目前已广为接受和认同,并从快餐业拓展到餐饮业,成为我国餐饮现代化的重要发展目标与方向。快餐作为我国餐饮行业的生力军和现代餐饮的先锋军,成为现代餐饮发展的重要代表力量,对全行业的推动与带动作用不断突出,为社会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说到餐饮业就必须讲快餐业,讲快餐业就必须评送餐工,评送餐工就必须引送餐车,引送餐车就必须道台铃送餐车。近几年,在都市打工一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工种——送餐工。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就餐难题。下面的故事就发生在广州市:
在我国的南方沿海一带,有个江河环抱的小岛,岛上就是某大学城,10所高校近20万名师生在这里学习、工作、生活着。聪明的商家早就瞄上了这里的“吃住行” 的无限商机,令他们意料不到的是,居然有一帮“送外卖” 的杂牌军来“抢” 生意。
6名大学毕业生联手创办的“平价快餐” 在开业十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骑着台铃送餐车送出快餐1200多份,一个月赢利达4万多元,平均下来他们每人每月的工资高达七、八千元。
“天太热,不想出寝室门、吃饭更不想下去,直接叫外卖……”2011年7月初的持续高温天气突如其来,大学城里的一些大学生干脆“蜗居” 寝室,吃饭都叫餐。
“天太热了,本想去逛街的,现在连出寝室门的想法都没有了” ,广州大学大三学生习惠娟说。大学生过起“宅” 生活,送外卖的生意火爆。在诸多送外卖的队伍中,“平价快餐” 的生意特别火。一些大学生专挑“平价快餐” 叫,理由是“平价快餐” 送来的外卖在这炎热的夏天里居然象从冰箱里取出来一样,吃在学生嘴里凉爽爽的,舒服极了。
这根本无法实现的事,“平价快餐” 是怎么办到的呢?
一切的秘密原来就在“平价快餐” 送餐工骑行的台铃送餐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