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按说关于电动自行车政令的修改应该是获得公众百分之一百的支持,但不乏一些担忧的声音,有人就认为如果和过去一样,在主要的市区全时段限行的话,这个禁改限的作用不会有特别明显的体现,您怎么来呢?
韩晓平:深圳一些道路是没有自行车道的,都是机动车道,如果电动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既不安全,也影响城市的交通效率,所以现在政府还是有限制的,在机动车道不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不能让电动自行车进入机动车道。不能排除未来一些专用的交通工具,比如电动摩托可以进入到机动车道去行驶,就能提高了的效率。所以要特别区分,就是电动自行车是要跟行人和非机动车在一起的,为了更保护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者的安全和利益,骑电动车不能有机动车一样的速度,会影响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者的安全。
主持人:其实不仅仅是深圳,全国的电动自行车都存在管理方面的难题,您觉得到底难在哪?而今后电动车的管理怎么样才能更行之有效呢?
韩晓平:政府在坚持管理规范上一定要有勇气和决心,既然这是电动自行车,就必须按自行车的要求,时速不能到35、40公里,这样的话就既威胁了自行车骑车人的安全,又威胁了行人的安全。如果是电动摩托车,可以按照摩托车的要求。对于中国来说,不同城市的发展阶段不一样,大量的农村地区、中小城镇或者县一级的城镇可以骑摩托车,用电动摩托车来代替传统摩托车,是有好处的。但在大城市里,只能发展自行车,发展低速的电动车,因为高速车辆在人群拥挤的大城市里,确实有危险。所以还是要更多的考虑那些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