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在大力提倡开发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也在加紧制定新能源汽车的标准。然而,标准的出台并非易事,不同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及协调,将会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标准出台的重要因素
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大投资时代。
8月28日,由IBM美国伊顿公司和福田汽车等中外企业组成的“可持续新能源国际联盟”在北京正式揭牌,成了国内首支出场的“国际队”。
最耀眼的当数8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由国资委搭台、国内16家中央企业参与的“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正式在北京成立。包括一汽、东风、长安3家整车企业,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等油企,以及国电、南方电网甚至保利集团的加入,可以说是倾力来打造新能源汽车,也被业界称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队”。
此前,中国汽车行业协会已出面牵头组织了10家汽车整车厂家参与的中国汽车行业T10电动汽车联盟,被冠以“行业队”的称呼。而北京、重庆、吉林、江苏和安徽等众多地方自发组建的电动车产业联盟也已经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地方队”大军。
“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效应并不局限于汽车行业本身,它打开了一个窗口,可以带动更广泛的基础工业的发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韩镭透露。
据悉,“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的目标是“到2012年,联盟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将增至1000亿元。”
然而,更令人关注的是尚处在模糊状态的行业标准。
“目前电动车行业其实还没有形成比较统一化的标准。由于电动汽车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电动汽车的发展需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比亚迪公关一部经理徐安说。据他介绍,比亚迪目前正在工信部和发改委的指导下参与电动汽车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时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央企联盟成立时就明确联盟要统一电动车标准。但在目前各地联盟迭起的状态下,甚至是在央企联盟内部车企之间,是否可能形成统一标准,也受到一些质疑。
在国泰君安汽车分析师张鑫看来,通过央企联盟设定行业标准实行起来还有些困难,不仅是央企联盟内部各领域的几家“巨头”间会有竞争,对联盟外同样虎视眈眈的实力企业也需要协调。
标准的制定挺困难,但对行业的发展很重要。韩镭说,制定标准要跟着市场走,技术成熟一个就制定一个,还要在实际运用中反复接受检验。
两个“千亿”投入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此前表示。
无论是从能源政策角度,还是从环保角度、生产角度考虑,新能源汽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韩镭说,更深层次,新能源汽车生产涉及工业生产的很多方面,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等,所以一个行业发展也向所有涉及的基础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延伸的作用。
在传统汽车上,中国汽车竞争力不足,所以希望抓住这次机会能够“弯道超车”。张鑫评价。
也就在近日,随着政府两项“千亿”投资计划的曝光,新能源汽车被推向中国工业舞台的最亮点:一个1000亿来自中央财政,另一个1000亿来自央企联盟。
由工信部牵头的《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草案提出,未来十年中央财政将拿出超过1000亿元的资金用于扶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这1000亿已经规划至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推广、核心零部件研发、试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领域。同时,中央财政将设立专项补贴资金,未来消费者买纯电动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将减免征收。
徐安介绍,此次推出的2020年规划主体还包括: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规模要达到世界第一,新能源车的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年产销量要达到1500万辆以上。
据悉,这个规划正在向各相关部委征求意见,将把最终定稿并上报国务院审议,最快有望年内实施。
与此同时,8月18日成立的由国资委组建的“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的目标则是:“到2012年,联盟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将增至1000亿元。”
参与联盟的16家央企不仅集中在整车企业,而是在整个电动车生产链条形成各有分工的局势。据了解,其中一汽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东风汽车、东方电气 集团和中国南车 集团主要侧重于整车及电驱动领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航天科技 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主要侧重于电池领域,而国家电网、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南方电网和中国保利集团则主要侧重于充电与服务领域。
新能源汽车央企联盟的成立,“将结束国企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单打独斗的局面,这意味着16家央企将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环节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共同发展新能源汽车。”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