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与中国电动自行车业的发展】
我国制定了“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自主创新战略措施。电动自行车作为绿色、环保、节能的出行工具,理应大力发展,加强自主创新力度。
中科院何祚庥院士在论坛上指出:“在如何发展电动车的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技术路线。一个是‘闭门造车’的路线——国家投入一大笔钱,集中一批优秀科技人员,组织起来攻关,希望在一定时期内,搞出能为社会公众所喜爱的高质量、高性能的电动车。另一个是适应市场,适应广大居民发展中的出行需求,不断提升电动车辆档次,不断提高关键技术,不断推进电动车产业的升级换代,由低级逐步上升到高级的发展路线。”显然,第二条路线是各方共同的选择,科学的发展路线。何院士认为电动车界要逐步提升产业档次,由电动自行车→两轮快速电动车→电动小轿车,也许将来再发展为电动大巴、电动小货车。蓄电池的容量只能由小到大,电动机功率也只能由小到大,控制系统只能由简单到复杂。这也是新事物的发展规律。
在这点上,清华大学教授马贵龙先生也持相同意见,马教授对我国的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充满期待,他认为电动自行车不是草根产业,而是来源于清华大学科技创新的升级。现在电动自行车在方便出行的同时,越来越讲究舒适性与安全性,新日电动车很好地服务了08年奥运会,电动车作为国礼相送便是最好的佐证。从事电动自行车研究20余年的马教授说,我国的铅酸电池、锂电池技术世界领先,我国独特的手控电机比欧美日的脚控电机更加灵活方便。同时期待国内的企业努力把电动车中国制造打造成中国创造。马教授的一句“电动自行车希望被大家理解”道出了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困境和对规范行业发展环境的殷切期望。
【城市交通发展与电动自行车行业前景展望】
与很多城市的“限电”政策不同的是,马贵龙教授认为“将来中国城市道路交通工具应该是这样一种格局:绝大部分是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其次是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而那个时候的小轿车不仅是用电作为动力,而且在整个道路上只是一个点缀”。“现在一些城市实行‘禁电’政策,那是部分领导思路有偏差,只有电动车才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唯一救星。”
原建设部副部长、中科院院士周干峙也看好电动自行车对城市交通的作用。周院士认为电动自行车必将大行其道,发挥绿色、环保、节能、安全的特色,电动自行车会让城市更美好。对于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周院士认为应该制定新的标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电动车行业的现状是“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却没有跟上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安全性方面,可以说电动自行车饱受非议。对于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刘东根在会上予以驳斥。他认为以安全问题来限制电动自行车的发展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据交警部门的统计显示,电动自行车的“万车死亡率”、“每公里死亡率”都大大低于摩托车和自行车的比例。很多地方政府以安全问题为借口“禁电”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很多的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并非是电动车的原因,驾驶员的因素是主要原因,现在不是考虑如何限制电动自行车的发展,而是如何规范发展,提高驾驶员的技能与交通规范意识。
【绿色经济及低碳出行】
年度政治盛宴的全国“两会”,今年也刮起了“低碳风”。政协一号提案以“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开启了今年两会议题的序幕。而在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发改委也表示,中国将采取四项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并在低碳能源上推出多项措施。这表明,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在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高级研究员、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提出低碳经济是实现发展目标与应对气候问题的统一。曾少军认为,低碳经济模式适合中国具体国情,兼顾了“低碳”和“经济”:中国既需要摆脱对碳基燃料的过分依赖,减轻高油价的压力,实现经济转型;又需要保持适度、快速的经济增长,解决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低碳出行的代表,符合我国的国情。诚如绿源集团董事长倪捷说的,中国农村已经开始“机动化”,中央也在实行城镇化路线,我国的交通呈现二元化特色,电动自行车是最为广泛和环保的出行工具。低碳出行符合经济的发展趋势,电动自行车必将为绿色经济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链接:何为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李继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