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之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连续主持召开了三场会议,主题只有一个——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
在9月21日和22日召开的这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分别就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及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方面听取经济、科技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强调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这是继今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表示要进一步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国务院就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又一重要表态。
“虽然只是一个座谈会,但透露出中国将高度重视新兴战略性产业的信息。”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副院长曹元表示,虽然新兴战略性产业尚未确定,但选择关键核心技术,确定新兴战略性产业直接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
“新战略性产业中必须要有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社科院经济学家徐奉贤表示,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将给传统产业带来技术改造,同时也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中国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已经揭开序幕。”徐奉贤表示。
专家估计,仅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在2012年就将超过1300亿,这为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这些产业发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新能源产业
民企将成新生力量
在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新能源成为被着重讨论的一个新兴产业。有分析人士认为,若非化石能源在2020年占总发电量比例达到15%,对整个新能源产业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现状:技术不足 增速迅猛
“过去几年,在风电等新能源的子产业方面,不少地方的确出现项目盲目上马、增速过快的问题。”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执行秘书长王月海表示。
近年来,我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风电装机第二大国、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但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在基础研发领域投入明显不足,关键技术瓶颈始终未获突破。业内人士担心,自主技术路线迟迟不能成熟,将导致行业发展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中。
“现在我国除少数项目以外,大部分新能源项目还处在技术开发阶段,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上的补贴。”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君表示,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应按照“阶段论”来衡量。“阶段论”有三大步,首先是技术开发阶段;其次是基本成型阶段;最后是成熟应用阶段。
王月海认为,现在我国太阳能、风能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最关键的成本还没有降下来,企业投资以后回报比较低,导致热情不是太高。”
对于此前传闻的“新能源过剩”问题,王月海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他表示,当前我国可持续能源供给的安全问题,即传统能源供给的不可持续格局没有改变,新能源的比重还很小,市场根本没有真正打开;同时环境的压力没有改变,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没有解决,还必须面对全球变暖的压力。“在这两大格局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新能源产业永远不会过剩。”
未来:民企将成新生力量
中国现在正经历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也注定了新能源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受政策利好的影响,最近一段时间与新能源传出“绯闻”的企业也不胜枚举。中信国安、鑫茂科技、京能热电、杉杉股份、海通集团都是其中的主角。“新能源是一个热点产业,现在除央企持续加大新能源建设的力度之外,大量民营企业也积极涉足新能源领域。”王月海认为。
杉杉股份一位高管透露,公司正在进行镍钴项目矿石处理的可行性研究。并有意参与锂离子动力电池方面的合作,关注参与动力电池合作的可能性。新能源电池发展前景很大,公司会在适当的时候积极参与。
当被问及目前新能源电池发展所遇到的瓶颈时,上述高管表示,“我们在技术上还有待突破,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在降低成本和技术提高方面还有发展空间。”
宋国君认为,研发经费不能过于倾向国企,民营企业也应该在研发经费上得到照顾,这样才能保证投资的持续性。
“民营企业在新能源的投资上表现非常积极,热情高涨,因此就更需要受到保护。”王月海称,“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比国企要弱得多,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补贴。在供需平衡之后,再逐步放宽政策,充分竞争,实行市场化运作。”但他同时也强调,民企应该要理性投资,不能过热,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主业。
海通集团上周发布公告称公司将通过资产置换和定向增发,从食品加工和进出口企业转变成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商,从而转向新能源领域。集团公关公司一负责人对记者透露,集团不会放弃自己的主业而完全转变为新能源领域制造商,但新能源产业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企业希望在这方面做出贡献,同时也对自己的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