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车和发照 电动车咋管更有效?
[提要] 群众的出行需求与城市交通安全之间如何兼顾,考验着电动车的管理的实效。从划区域禁止到有限制引导,从管车到管人,有宽有严,各地进行了探索。
盛夏的深圳,酷热难当。龙华新区清湖地铁站外,35岁的陈叶华(化名)骑着老旧的电动自行车,在地铁出站口招揽客人。
“现在生意难做喽。”陈叶华开着车对记者说。
今年3月21日,深圳开始实施为期100天的“禁摩限电”集中整治,对超标电动车进行查处。行动开展仅10天,就查扣电动车17975辆、拘留874人。堪称“史上最严禁摩限电令”。
此后不久,自4月11日起,北京针对电动车实施区域禁行,规定长安街等10条道路除脚踏自行车外,禁止电动车等其它非机动车通行。
电动车怎么管,记者进行了调查。
这次“限电”格外严
“我们目前对电动自行车实施区域禁行政策。在深圳公共交通较发达的地方,禁止两轮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上路行驶。”深圳市交警局禁摩限电办民警陈赟说。
深圳的“限电”始于2012年4月。政策实施以来,曾先后调整并发布限行通告14期。限行道路、片区主要集中在主、次干道,公交、地铁覆盖率高的区域。其他未限行区域和道路,两轮电动车可以通行。“像坪山、大鹏等公共交通不发达的区域,我们反而是鼓励市民使用两轮电动车的。”交警局民警刘明说。
尽管过去4年里,深圳交管部门多次开展“禁摩限电”集中整治,但今年的行动来得“格外狠”。在今年3月22日至3月23日的第一次集中整治行动中,首日行动共查扣摩托车、电动自行车3406辆,拘留322人,非法营运人员采集107次。
“凡是在地铁口、公交站点、口岸、商业繁华区域兜客揽客实施非法营运的,直接视为情节严重,一律行政拘留。”陈赟介绍。
“深圳早期规划中,并没有设置非机动车道,以快速交通为主。”陈赟说,截至2015年6月底,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高达330万辆,每公里道路586辆。“电动车和汽车抢道,只会让城市更拥堵。”
除了交通拥堵外,涉摩涉电频频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是交管部门下决心重拳整治的原因。根据深圳交警通报,集中整治实施仅一周,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地铁口、公交站点、口岸、商业区等聚集非法拉客现象明显减少,涉摩涉电事故警情1564宗,同比下降5.53%。涉摩涉电交通事故死亡人数4人,同比下降42.86%。
据深圳市交警局通报,专项整治10天,共有19名快递员被拘留,扣留车辆62辆。“查处的快递员并没有使用备案的电单车,而是为了多拉些货物,使用违规电动(机动)三轮车上路行驶。”深圳市交警局指挥处勤务科科长丁岩冰表示。据了解,深圳在2012年实施“限电”之初,就对公共设施抢修、邮政、快递等28个特殊行业所使用的电动自行车采取备案登记制度,允许其上路行驶。
“这里不包括电动三轮车。”深圳交警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动三轮车没有国家标准,无法取得牌照。
“限电”效果有反弹
经过4年“禁摩限电”的整治,深圳电动自行车的存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在不断增加。2013年,深圳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为80万辆,目前已上升到400万辆。这一现状不禁让人有些尴尬。
目前,深圳公共交通尚未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早晚高峰,很多市民还是要依赖电动车。“没有电动车,上下班非常不方便。”市民陈先生说,像他这样对电动车有需求的市民,在深圳大量存在,拉动了电动车数量增长。
“一辆新的电动车也就2000多元,二手车才几百元。”广东省电动车自行车协会副会长杨华表示,深圳的400万电动自行车主,主要是上班一族、本地居民、个体户和非法拉客人员。“需求如此强烈,价格又不高,不管两轮还是三轮,完全禁止很难实现。”
除了市民出行不便外,还有一些行业也因为电动车的行驶限制而受到一定影响。
在北京,区域禁行之后,记者在禁行路段石景山区鲁谷东街北口看到了这样的一幕:路口摆有除自行车外禁止其他非机动车行驶的警示牌,但路人依旧骑着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在禁行路段上行驶,半个小时不到,来往的电动车不下40辆,有的速度还很快。这里面不乏送外卖、送快递人员的身影。
百度外卖送餐的张师傅说:“区域禁行对送外卖有一些影响,我们工作区域内禁行路段是从玉泉路路口到鲁谷东街北口。不过,我们就是这个片区的,公司也不会让跑太远,就在附近配送的话,绕一下路,就算有延误,也不会太多。”
管车逐渐到管人
“深圳400万辆电动车里,有资格上路的只有4万。这说明‘限电令’本身就有问题。”深圳一家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认为,400万辆电动车涉及上千万人出行,这一行业还有庞大的生产和供应群体。“禁令不仅影响市民出行,还会对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深圳的电动车生产合法、销售合法,使用却不合法。”深圳市政协委员蒋雷则认为,造成电动车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相关标准的滞后和缺失。“电动车标准制定于1999年,一直没有更新,导致了如今95%以上的电动车都是超标车。”
根据我国1999年出台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0公里/小时,整车质量(重量)应不大于40公斤。“如果照这个标准,谁还买电动车?”陈先生说,20公里时速,比自行车快不了多少。消费者自然会选择市面上速度更快的产品,而企业也会随之跟进。
杨华表示,欧美目前通行的准入时速是36公里左右,但对年龄、头盔、车灯、脚蹬都有相当限制。“明确标准、加强管理是不是更加人性化?”
在南宁,针对“电驴”乱象,也曾有人建言市政府:一禁了之,一了百了。“但从便民出行角度出发,市政府没采纳。”南宁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李少辉说。
南宁交警部门开始探索“不禁不限”也能管住电动自行车的新路。首先给“电驴”办“身份证”,将108万辆存量“电驴”登记注册。之后,“电驴”注册登记纳入日常管理,新买电动自行车,先上牌再上路。
南宁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蒋卫红说,新注册的电动自行车,车主必须参加交通安全学习培训,并经测试合格才能上牌。同时,鼓励引导驾校准驾学员、文明交通志愿者等公众参与“电驴”整治,组织超过200万人次的准驾学员、志愿者等到路口劝导交通。
通过一系列举措,南宁电动自行车违法乱象和交通事故大幅下降。全市32个示范路口非机动车守法率达到90%以上。
“目前深圳已经开始了对特殊行业电动车驾驶人在线培训、考试的探索。”陈赟介绍,考试涉及非机动车、电动自行车交通法律、法规考题。成绩合格后可完成备案。
据悉,目前广东省正在筹划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措施。届时,深圳也将研究在公共交通不发达区域实施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的可行性。“要求车辆购置保险,驾驶人员上路要戴安全头盔,经网上学习培训合格后可上路行驶。”陈赟说。
杨华表示,电动自行车问题的核心还是安全。一味禁止,不如加强管理和引导。这样才能既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又保障城市的交通运行安全、通畅。“重要的是开车的人,而不是开什么车。”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608/2016082510172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