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再起,深圳拟用微巴、自行车代替电动车!
[提要] 电动车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定位与重任。然而随着城市交通管理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车这个曾经的个人出行主体面临着将被城市管理者“卸磨杀驴”的窘境。
电动车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定位与重任,为城市交通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城市交通管理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车这个曾经的个人出行主体面临着将被城市管理者“卸磨杀驴”的窘境。
根据相关部门的初步统计,深圳目前是以小汽车为主的路权分配模式,小汽车出行占全市市民出行比重的24%,其占有交通使用空间约为50%;公交车占全市出行比重约为20%,其路权占比则为10.8%;而行人出行占全市出行比例约为50%,路权占比约为20%。高出行需求与低路权分配的困境就是电动车当下在深圳的写照,而上半年一纸“禁电”批文更是将电动车推向无底深渊,无路权、无地位、无空间,关于电动车的未来不禁让人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近日,深圳政协委员议事厅发出“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电动车将自动退出城市”的呼声,拟用微巴和自行车取代电动车的出行地位,解决近一半市民个人出行难题。在禁摩限电的深圳,这种声音无可厚非,但小编获得的消息却更加悲观,深圳某些地方对于锂电单车甚至也采用没收、取缔的措施,据说还有自行车?!在国家大力推行锂电新能源的大势下,深圳再一次背道而驰。那深圳政府没收私人自行车是否也出于推广城市自行车布局体系的考虑?不得而知,但这种行为本身,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政府管理职能,令人无奈且啼笑皆非。
城市微巴与公共自行车系统能否取代电动车?
微型巴士是城市公交体系的一种补充,以街道为单位打通城市微范围内的市民出行范围,解决市民出行“前一公里”和回家“最后一公里”交通出行问题。深圳坪山新区启动禁摩限电行动之后,不少市民在社区出行存在不便,所以该区开始实施“南山微循环巴士”。官方透露,微巴的开行,标志着禁摩限电行动,从“堵”转向“疏堵”结合阶段,以后,深圳持续加强“禁摩限电”源头治理和管理工作,同时,也开通更多微循环巴士,解决市民的出行需求,实现真正的惠民利民。而公共自行车系统已经非常成熟,杭州、上海、广州等全国近100个城市都以各种不同模式开通公共自行车服务。虽然资费各不相同,部分地区甚至免费提供,但民众热情依然不是很高。
城市微巴和公共自行车,一个受限于推广范围太小,一个市场反应平平,根本原因在于未与市民的真正出行需求对接,依然存在的很大的不方便因素。无论是等车时间还是停车点取车点的限制,都可以说未完全解决市民出行便捷性的根本问题。小编所在城市的公共自行车无人问津,已经成为包袱,而市民个人出行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依然将电动车列为首选。这说明电动车在基层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依然是无可撼动的,而禁摩限电带来的个人出行空缺,仅仅依靠政府力量显然无法填补。
出行需求与政府政策背道而驰谁之过?
电动车作为自行车的升级替代产品,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为消费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虽然如今交通以及安全问题凸显,但依然是无法撼动的个人出行交通工具首选。中国在七八十年代被称为“电动车上的国家”,也是因为庞大的消费基础,如今电动车产业的现状与当时的自行车何其类似。不同的是,自行车被消费升级的摩托车、电动车逐渐取代,而电动车却是在政府政策抑止下面临困局。不一样的结局,更加凸显了个人出行与政府政策之间的矛盾。
可以说,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出行需求决定了电动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行业可以被升级换代击溃但不是政策抑制。深圳作为全国对电动车全面封禁的孤例并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而且事实证明,深圳市民个人交通出行在失去电动车后也步履维艰,只是深圳比较高的汽车保有量掩盖了表面的一些问题。我们相信,在电动车与政府政策之间一定存在某个共生的点,而非武断的一禁了之,这不但不符合当下中国的出行现状,更完全弃人民的出行需求于不顾。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606/20160622091825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