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巨头为何不敢贸然进军电动车产业?
[提要] 在电动两轮车行业尤其是以铅酸电池做动力的电动两轮整车品牌领域,几乎找不到一家响当当外资品牌,外资品牌几乎在电动两轮车行业销声匿迹。
在电动两轮车行业尤其是以铅酸电池做动力的电动两轮整车品牌领域,几乎找不到一家响当当外资品牌,外资品牌几乎在电动两轮车行业销声匿迹。尽管诸如台资的捷安特品牌在自行车行业的名气如雷贯耳,却在电动两轮车领域里所占的市场份额非常之小。电动两轮车市场之所以能抵挡住外来品牌的入侵,完全取决于这样几个关键的因素:
1低价产品无利可图
一家外资品牌进入到中国大陆,如果建立自己的制造工厂,那前期的投入是非常之高的。就拿捷安特投资大陆来说,在中国大陆前期的投入就是几个亿,刚运作的前4年,捷安特亏损4个亿。如果产品价格销售不能足以支撑良好回报率的话,外资是绝对不赶进入的中国大陆市场的。
傻瓜也知道,产业资本是逐利的,也是贪婪的,这是产业资本的本性。而对于电动车产业而言,外资几乎所有的品牌进入到这个市场非常的谨慎,原因是就是,从事电动车产业究竟有多少的利润,外资企业是清清楚楚的。从外资企业不敢进入电动车行业侧面反映出,这个行业一开始企业的毛利就很低。这是抵挡外资品牌进入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反,我们国内的电动车企业为什么能在外资企业看来利润很低的行业里能生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内资企业大约90%以上可以避税,或者说,各地给与电动车企业的照顾,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是心照不宣的。
2缺乏标准不敢贸然闯入
老外进入到电动车行业或者说外资企业几乎不敢涉足到没有标准的铅酸电池电摩行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外资企业对从事的产品生产非常的谨慎。尽管近几年来,国内的一些合资的摩企也在从事电摩产品的制造,但主要由于摩托车产业不景气、市场在萎缩;另一个原因是电摩的国家标准已经出台,正处于缓行的阶段,所有的摩托车的企业制造的电摩产品基本上处于外销状态,内销量很小,不足以对市场构成任何的影响。
现在,国内电动车(电动自行车)标准仍然采用1999年版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又称为国标),这个国标的核心内容就是速度不得超过20km/h、整车质量不得大于40kg。国标对速度与重量严格的限制,采用铅酸电池做动力,必定会超标,或者即使符合国标,但做出来的电动车不受市场欢迎。因为这样的电动车,行驶里程将大大受到影响。
采用锂电池做动力,虽然符合了国标,但价格昂贵不说,不仅购买者寥寥无几,更把大量的快递、货运客户拒之门外。因为电动两轮车采用锂电池做动力,不具有承受高使用频率、大载货量的能力,只能采用锂电池做动力;而锂电池做动力的电动车,只适合代步工具,要把锂电池的电动两轮车作为谋生的工具不适合。因此,国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动车产业发展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建立起了一堵墙,把外资品牌挡在了市场之外。
3竞争对手太多难以应对
中国大陆的电动车产业,由于具有野蛮性和草根属性的双重性。一方面说明这个产业的低门槛极低,另一方面反映出,从事这个产业的企业在市场的适应和产品的制造上具有极强的能力。这就好比人在野外生存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的道理。可以这样来形容电动车企业,这是一批群狼,又是一个一个非常厉害的狼,一旦嗅觉到市场有商机的机会就会恶扑过去,并狠狠地咬住,其中采用的手段无所不能、无所不及。这恐怕是外资企业无法与国内企业进行竞争的又一因素。
4市场环境难以适应
外资品牌进入到大陆市场必须要跨过许多的坎,其中之一就是要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熟悉当地政府的喜好。
虽然,外资品牌的企业会采用属地的人才战略,或者说这些人才(有人戏称为假洋鬼子)对于当地的市场有很深恨透的认知,但外资品牌的企业要真正要运作好这些市场,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是搞不定的。
可以这么说,电动车产业现在还是一个灰色的产业,有的地方喜欢,因为这些基本上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工业产业少、远离沿海的地区。可以预测,未来沿海地区有电动车产业,都会往欠发达地区发展,这如同当初的自行车产业一样,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问题是,现在外资企业进入到中国大陆,尤其是进入到传统的产业,已经不再合适。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已经越发突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挡住外资品牌的入侵,设置了壁垒。
5专利侵权现象十分的普遍
电动车产业已经没有任何的技术壁垒,仿冒、侵权的成本极低,而维权打假的成本却极高。多年来在电动车产业形成的一些所谓的规则,就是有订单就是王,有订单就是娘。
至于发明专利的保护以及为保护专利的打假,因一个地区或一市场不同而牵制。没有专利的保护背后,则是企业成本竞争的激烈程度。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大陆电动车市场要获得竞争优势,品牌的重要性是一个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是所含有的技术壁垒和制造品质的壁垒。现在,制造电动车的中国大陆许多企业都具有技术与品质的优势,更有制造和控制成本的优势,可行而知,外资企业的进入已经没有优势可言。
从以上可以看出,电动车产业在把外资企业尤其是世界上一些顶尖的外资品牌挡在了门外之时,也在降低这个产业的企业其品牌的含金量,上述五大内容实际上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为这个产业制造的产品是为低层次的消费者所使用,还没有把产品上升到许多有钱人的消费。一旦更多的有钱人在使用电动两轮车,这个产业才能显示出高端品牌的价值。
上述五大因素中国大陆制造电动两轮车优势的同时,也是中国大陆企业所处的劣势,国内企业要扛起制造电动车名牌大旗的时候,必须破除上述五大瓶颈!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605/2016053011204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