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电动车应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提要] 作为电动车行业的后起之秀,低速电动车销量与迅猛的市场发展令传统新能源车企瞠目结舌。然而,曾一度作为电动车行业“反面教材”存在的低速电动车,真的能够如愿“转正”吗?
在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家战略型产业,电动汽车被优先提上发展日程。作为电动车行业的后起之秀,低速电动车销量与迅猛的市场发展令传统新能源车企瞠目结舌。然而,曾一度作为电动车行业“反面教材”存在的低速电动车,真的能够如愿“转正”吗?
低速电动汽车作为三四线城市热销的商品,受到了广大城镇居民与农民的高度认可。除了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在北京等一线城市也时而能够看到低速电动车的存在。从2013年3·15曝光至今,低速电动车依靠强大的低端消费群体支撑,转正之路的呼声一直不断。这几日的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时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义发提出:针对我国出台低速电动车管理办法提出建议。但就目前而言电动汽车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品质良莠不齐
在市场上,低速电动车不光品类繁多,售价也相差极大,从目前最销量最好的2-3万元级别到5千元的三轮电动车。价格之间的差距造成质量与制作工艺的悬殊,非法生产的低速电动车,在研发和生产环节都不具备任何安全效能。甚至有的低速电动车采用木板作为内饰,单薄铁皮做车身结构件。
问题二:危害现有交通
众所周知,低速电动车因为动力与车辆限制,最高时速仅能达到50km/h。而在城市交通中,机动车平均时速即为50km/h。而混乱的低速电动车行驶车道,造成了低速电动车在非机动车道的行驶不便,机动车道的行驶阻碍。如若较多的低速电动车在中大型城市的主干道上行驶,必将造成一定的交通秩序紊乱与交通危害。
问题三:低质电池二次污染
低速电动车与传统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事情常有发生。每次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低速电动车中采用的传统铅酸蓄电池必将导致电解质泄漏。对低速电动车绿色环保的优势造成极大的冲击。
所以,全国各地近年来针对低速电动车,采取了多次的整顿甚至停运强制政策,试图通过“封堵”来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但低速电动车的市占率非常庞大,同时反观一些汽车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将低速电动车作为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既然如此,为何中国还将低速电动车作为眼中钉、肉中刺呢?
我国从21世纪初开始就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高度。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也大力支持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既然无法封堵,那么低速电动汽车能否采用现有新能源汽车的运作模式,进而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方向呢?
顺应消费需求,尽快出台规范低速电动车发展管理办法
尽快实行分类管理,引导和规范行业科学发展。工信部也曾表示:小型电动车,应疏堵结合,实施分类管理,采取“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方法,引导产业转型升级,规范行业有序发展。“升级一批”已经在按照纯电动乘用车管理的办法实施,但对于量大面广的“规范一批”的部分,管理办法迟迟不能出台,尽快出台低速电动车分类管理办法,规范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提高车辆安全性为首要目标
作为微型汽车,低速电动车一直以来被人诟病的要属安全性能。现有的低速电动车与传统微小型汽车在安全性方面相比尚有不足。若能够采用现有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制造工艺,从根源上解决低速电动车安全性低的危害。同时,规范零乱的零配件供应体系,解决品质低劣的问题。
电池材料规范化升级
作为微型汽车,低速电动车与传统电动车在车身重量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然而,电池材料的选择则成为低速电动车最为头疼的问题。受限于车辆的受众人群与市场定价,目前低速电动车大部分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来源。试想一下,若换成更加轻便且更加环保的锂电池,低速电动车的优势将会淋漓精致体现出来。
低速电动车正规化上牌
在部分欠发达的省份,低速电动车已经被要求挂有指定电动车车牌方可上路。但购买人群的不集中与购车交易的不规范化,导致这些地区性政策无法落实。此时,国家应采用地方相应的处理办法,新增或修改现有机动车上牌制度。使低速电动汽车真正达到交易规范化,上牌制度化,管理法制化。
就目前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来看,低速电动车不应采取一刀切式抛弃,绿色、环保、小型、轻便的优势应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而自身存在的相应问题也应该在国家的引导与自身不断努力下获得突破。如此庞大的低端消费市场,低速电动车的未来应该在于升级和规范,把低速电动车纳入新能源汽车管理,那对于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将增添更多市场空缺。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603/20160308105323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