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过这几道坎,电动车创业才算真正上了路
[提要] 小牛电动车从几个月前的概念发布起就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今年以来,电动车行业其实已经从汽车领域逐步转型成为互联网产品,而随着关注度的增加的同时,对于创业公司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小牛电动车从几个月前的概念发布起就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今年以来,电动车行业其实已经从汽车领域逐步转型成为互联网产品,而随着关注度的增加的同时,对于创业公司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游侠电动车「靠PPT融资」的喧嚣刚过,小牛就出现了跳票及召回等事件,这期间,700bike、乐视超级自行车等新一代自行车产品也在不断刺激市场,与当下创业泡沫论对比来看,看似繁华的电动车行业,似乎有些火热的过了头。
这其中,小牛电动产品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在获得了普通初创公司所难以企及的高关注度后,小牛先后经历了:1)产生爆点,2)正式发布,3)用户试用,4)质疑四起,5)延迟发布,6)迅速修复,7)开放售罄 的整个过程,可以说,这是一家少有的在几个月内经历如此多转折的企业,值得研究,也给后续的明星创业公司留下不少经验与教训。
上面提到的7个阶段,在我看来可以划分三个大时间点:一是产品上线前期,这个阶段,李一男凭借在华为、百度等沉淀的职业履历,从开始宣布要进军电动车行业开始就引来大量关注,包括公司架构,融资额度,行业选择,未来发展都是媒体不断追问的焦点,整个公司也在享受这种明星创业的快感,甚至在京东众筹半个月时间了完成了7200万元的记录——这印证了除媒体在关注外,小牛也攒下了不少粉丝,一切似乎正在向最理想的状态发展,不过,问题也很快产生。
第二阶段,在小牛完成众筹款项后10天,第一批产品正式发货,不过很快,就有用户反应小牛N1部分产品会出现中控台错误,甚至出现安全隐患,经过验证后,小牛马上做出决断:延迟发售与产品召回。
众所周知,延迟会造成口碑大减,召回甚至已经在暗示产品有「大问题」,但小牛还是没有犹豫,一方面迅速道歉并给出赔偿方案,另一方面,李一男亲自带队排查bug,在确认为天线导线与校验机制问题后,重新修复并多次实测产品,以确保质量与产能速度。
事实上,因为电路高度集成的原因,看似中控台的一个错误,有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小牛所有产品的设计,所以这个阶段的「冒险行为」也是公司为了长远发展而不得不损失口碑、承受谩骂的必经之路。
硬件创业公司在第一款产品发布出现问题的不在少数,说实话这多少有点难以避免,但如何面对问题,如何快速应对市场,则不是每家公司都能拿捏好的,技术出身的李一男在这件事上的表现也给了潜在用户不少信心,这个阶段,小牛做的很朴实,也没耍什么花样。
第三阶段是几天前发生的,小牛电动发布会以后首次在自建电商平台销售,24日当天,5000台小牛电动N1在官网售罄,用时1小时43分钟;结合此前在众筹用户拿到产品第一时间晒单参与互动的情形,小牛才真正算松了一口气,官方表示,本轮开放购买除了跑通小牛电动自建电商平台外,还针对物流售后服务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并将在10月份还开启新一轮开放购买。
从受众的「路转粉—粉砖黑—黑转粉」背后,其实是能反映出一个创业公司产品与市场水准的,也是高素质团队创业成功几率更高的原因,小牛所经历的这些并非是每个初创企业都能感同身受的,不过解决问题的态度与方法论还是可以借鉴不少。
对于一个硬件产品初创公司来说,开场的顺境与叫好声并不代表什么,当经历了这些看似煎熬的过程还能站在起跑线上时,才算是真的开始「上路」。
这段时间写了不少电动领域的文章,之所以特别关乎这块,我想与这个行业的迅速发展与传统企业的不思进取有很大关系,随着国内大公司在O2O、互联网+战略上的不断下沉,出行领域正在以一个「指数级」增长的速度被改造,此时进入的创业者们未必都能成功,他们的一小步其实正在影响未来几年普通用户出行的一大步。
从技术上来讲,电动汽车领域特斯拉的特斯拉已经相当成熟,甚至还宣布未来两年内将造出续航达到1000公里的产品;电动踏板车上,小牛使用了与特斯拉一样的锂电池,加上高集成的电路与车身高配材质,以及安全辅助、防盗等系统,已经把传统电动车甩在了后面;而电动自行车领域,包括乐视等也已经从产品概念到了量产与准售卖阶段。
在商业层面看,出行问题一直困扰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拥堵不堪的交通与「中国式过马路」让开车出行越来越成为一种负担,互联网起家的新兴出行工具有效的影响了年轻用户们,从他们这批人开始接受这些产品,意义远大于天天在上星电视台的打广告的安利效应。
最后,在「人」的角度来看,类似李一男、乐视体育甚至滴滴打车等有着深厚互联网背景、深谙互联网营销的团队来深耕行业,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几年内,无论是更具互联网化的出行方式,还是更加节能环保与安全的交通工具,都会有着不小的变革。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509/20150930094454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