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政府向车企、供应商、消费者和研究机构进行了多种形式的逾37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中国的电动车产业生态圈的建设仍然落后于其他领先市场。此外,中国距离自身在电动车销售、基建配套和技术发展等各个方面设定的目标相距甚远。”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近日发布的一份名为《构筑中国电动车生态圈:强化关键抓手,把握发展趋势》的报告明确描述了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现状。
同时,中国在麦肯锡的电动车指数(EVI)的总体得分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名次却在不断下降。2010年时,中国仅次于美国和法国,排名第三。而到了2014年7月,中国已经落后于美、德、法、日和挪威,排名下降到第六位。
虽然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现状并不理想,但是麦肯锡公司发布的报告明确了一个观点:对于中国来说,电动车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发展电动汽车不只可以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降低城市大气污染。同时,发展电动车还能给长期将市场份额拱手让与合资企业的中国车企带来“弯道赶超”全球同行的新机遇。
麦肯锡公司通过对目前中国电动车市场的调查发现:充电标准的统一是构筑中国电动车生态圈的关键抓手。
四大充电相关领域标准缺失
报告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至少在以下四大充电相关领域存在标准化缺失问题:
首先,加油站和电动车上的实体充电插座制式尚未统一;
其次,充电设备和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大部分并不兼容,包括确保安全充电、显示电池电量的监控系统等诸多方面;
第三点是支付和会员网络账号系统的混乱无序。民营投资正进入充电站安装业务,但会员认证系统和支付系统尚未互相兼容,利用率较低;
最后,互通性规范和电池尺寸的标准化需进一步明确,否则维护、修理、更新乃至替换电池方面的操作难度大,并存在巨大的物流困难。
全球正在不断向着更少标准整合
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早在2011年就曾发布电动车充电相关标准,但是不尽完善。按照该标准建设的充电设备也无法完全兼容所有类型的电动汽车,目前相关部门仍在努力制定新型充电标准。
麦肯锡报告建议,本次政府的标准修订不只是解决插座类型和通讯协议的标准化问题,同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着眼于支付和会员系统的电池模式标准统一。
同时,目前全球标准化的步伐正在不断前行,正在不断向着更少的标准进行整合。去年7月中德两国宣布启动电动车充电项目也是解决标准化问题的另一途径。在中德两国互相合作的基础之上,开发私营和公共领域的充电基础设施技术解决方案、安装程序和多种业务模式。彼时,两国将使用统一电动车充电标准,两国之间相互进口的电动车也可使用对方的充电设施。
扩大选择范围、多样性货币补贴助力电动汽车市场
在指出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问题的同时,麦肯锡公司也给予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首先,应给予消费者更大的选择范围,进口和国产纯电动车(BEV)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都能够有效激活需求,促进良性竞争。例如,将两种新能源汽车都列入扶持范围内。同时,要统一国家和地方补贴目录,避免利好政策向个别车型倾斜。
其次,向非传统意义上的新进入者辅以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此举可提升供应端的竞争优势,刺激现有从业者加速行动。最好的例证是今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与上汽集团合作,共同投入10亿元人民币,开发互联网汽车。新生力量的加入,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新能源汽车在其他层面进行拓展。
此外,考虑推出更多样性的货币补贴政策,鼓励消费者选择电动车,进一步促进电动车普及。中国目前提供最高可达17400美元的一次性购车补贴。虽然一次性货币补贴对于激活早期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经常性补贴如停车费减免、高速费减免,以及非货币福利注入共享专用公共汽车车道、专用停车位等也同样重要。
政府政策支持推动电动车市场发展
报告指出,在与车企、公用事业部门和基建供应商的多方合作中,政府应发挥其重要作用,为电动车充电和基建开发制定一套统一的国家标准,为开发商、业主、租户和消费者提供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合力促进充电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比如,为了支持家用充电设施的安装,可以考虑规定未来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停车场内预先铺设充电电线,以便简化车主的审批和安装流程;还可以考虑通过电费返还的方式,向车主提供家用充电桩安装使用补贴。
在货币激励手段之外,还可以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非货币激励措施。现有政策只包含了新能源汽车可免摇号上牌或者免拍牌,以及在拥堵城市免除电动车的限号出行。但是麦肯锡认为,非货币激励是对财政激励非常重要的补充,比如,美国有59%的电动车车主表示,在决定购买新能源汽车时,可以使用拼车车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506/2015061909412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