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汽车产业给人的印象多是物质的、理智的,甚至是冰冷、乏味的。但是,当你置身其中就会发现,那些汽车产业的从业者,同为普普通通的人,在西装革履之中,在彬彬有礼之外,也拥有七情六欲,也有真言实语。在褪去某些光环或包装之后,其言谈举止所流露的恰恰是一些精神的、情感的,甚至是温暖、有趣的,反映人物或事物本真与内涵的。
近期,各车企大佬对电动车的未来发表了新一轮“感慨”,无论形式还是内涵,都让人“脑洞大开”,观点之鲜明,可谓各领风骚。
从政府意志到市场需求:
我们应该承认,发展电动汽车首先是国家意志的产物,电动汽车是政府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催生的产品,一开始电动汽车的研发是围绕着政府的需求转,政府是我们的最大用户。但是随着私人用户市场启动,我们就必须完成从政府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变。要生产市场真正需要的产品,这时候我们就不能只考虑我们的产品,采用的是否是最先进、最尖端的技术,更要考虑它的安全可靠性,使用的便利性以及和它的综合成本。
我们的想法不管低端还是高端,不管家用、商用还是公共交通使用,只要有市场需求,我们就开发生产。战略目标要具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开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和整车关键技术,到2020把北汽新能源做成汽车技术实力最强,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
做电动汽车必须整合国内外先进技术资源,用全球化的视野做世界级的产品。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多元,从事新能源开发企业也多种多样,特别是在一些专业的技术领域,有许多具备技术特长和优势的大中小型公司以及研发机构。各种形式技术合作,以合资合作,增加我们的技术来源,拓展我们的发展空间。(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
打破垄断“拦路虎” 才有产品力:
美国人写过一篇文章《谁杀死了电动车?》,实际上是石油公司。这是一场革命,电池和发动机是你我不容的关系,就像石油和电一样。插电式的电动汽车,多方都能妥协,发动机也用,电也用,产业界能妥协,社会也很满意,政府又能够解决短充电的软肋,百姓也愿意购买,这就是市场,这就是接地气的市场。
还有一些问题正在破解,比如地方保护,新能源大巴燃油补贴和运营补贴问题,这是新能源大巴推广拦路虎,这个“虎”不打掉,很难让新能源大巴成长。政府有话语权。大巴和出租,政府有很强的影响力。伦敦今年计划达到1千台纯电动车,国内深圳、南京等多地开始使用电动出租车。
领域私家车,我们认为短期或者是十年应该以插电式为主,纯电为辅。城市汽车限购限行是一个新常态,未来5年不出所料都会限购或者是限行。这对传统汽车是忧,对新能源汽车是喜,比如像深圳,一限,差不多两万台新能源汽车的指标就呈现出来。(比亚迪股份公司董事长王传福)
配套服务 直达平民化路线:
新能源汽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购车成本问题。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绝大多数电动汽车售价都明显高于同类燃油车,而且这还是除去国家和地方多级补贴后的售价。市面上高大上的产品炒得很热,平民百姓买的不多,当下国内燃油车最大的消费群体是百姓,百姓愿意买性价比高的产品。当前新能源汽车,首先缺乏规模化的销售,制造也难以形成规模化。只有激发大众需求,成本才能突破。完善社会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必不可少,尤其是充电桩和充电设施的建设进展缓慢,滞后于电动车产业发展速度。
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我们认为,电动汽车还是要走平民化路线,就是要生产推广消费者需求规模大,对节能减排影响大,又买得起的产品,紧紧抓住客户保有量工薪阶层。这样的市场定义和产品特色或许更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也才能够更加有效推动电动车商业化,才能拉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创新,降低购车成本,形成产业良性循环,而不必过度追求大型化和跑车化的一些高指标。
当前我国电动汽车的商业模式不断优化,杭州自驾租赁车,深圳车电分离融资租赁模式,北京纯电动车推广模式,郑州新能源公交车推广模式等,分时租赁的国际推广模式也逐步引入国内主要城市,但现有商业模式难以满足新能源发展需求,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安进)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