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何发展电动车的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技术路线。一个是“闭门造车”的路线,即国家投入一大笔钱,集中一批“优秀”科技人员,包括各关键技术的“专家”,组织起来共同“攻关”,希望在一定时间内做出能为社会公众所喜爱的高质量、高性能的电动车;另一个是适应市场和广大居民“发展”中的出行需求,不断提升电动车辆档次,不断提高关键技术,不断推进电动车产业的升级换代,由低级逐步上升到高级的发展路线。
目前,电动自行车是有市场需求的。北京市大力支持居民乘坐公共交通,但交通严重堵塞,无法保证乘坐公共交通的乘客准时上、下班。所幸,北京市有较好的地铁,能定点、定时发车。难点是做不到全覆盖。所以北京市居民纷纷驾驶电动自行车,一是速度比公共汽车较快,二是除红绿灯外,没有任何机动车能够阻挡电动自行车的便捷行驶,“定时”到达北京市的任何一个角落。
实际上,在北京大街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的行驶速度,一般约为每小时25到30公里,可以保证10至15公里的出行距离“准时”到达,不用担心找不着“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地方。使用电动自行车的费用,要比使用公共汽车略高,但其突出优点是不用担心迟到扣工资。
电动自行车也有缺点。如果行驶距离长达40至60公里,就会嫌行驶速度过慢;在北方寒冷地区,没有任何遮挡而又速度较快的电动车辆,会因天气太冷而无法使用。因此,电动自行车的必然发展趋势,一是电动快速两轮车或电动摩托车;二是行驶距离为80至100公里、速度为每小时60至80公里的电动小轿车。我个人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比如说未来5到10年,必将出现巨大需求。因为中国的居民会相继走向富裕,富裕起来的居民需要更加便捷、实用而舒适的交通。
由于汽油供应紧张,由于必须实行节能减排,由于必须推进绿色交通,由于必须优先满足最大多数人群使用绿色交通的需要,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电动车界逐步提升产业档次,由电动自行车发展到两轮快速电动车,再发展到电动小轿车。也许将来再发展为电动大轿车、电动大巴、电动小货车、电动大货车,最后是电动坦克,也许还有电动小轮船。
蓄电池容量只能由“小”到“大”,电动机功率也只能由“小”到“大”,控制系统只能由简单到复杂。我国发明的电动自行车使用的电动机是轮毂电机,由于车轮尺寸有一定大小,似乎制造功率过大的轮毂电机有一定困难。但是,完全可用多个轮毂电机的组合来加大功率。只要发展两种尺寸略异的两种优质轮毂电机,就可以让各种车辆通用。轮毂电机数目多了,当然就要解决控制技术、“十个指头弹钢琴”的问题。
上述技术提升的设想,将极大地便于电动车产业持续提升档次,便于电动车制造的规模化、产业化。
需要引起业内人士广泛注意的是,现在已出现了“新型”锂离子蓄电池,用磷酸铁锂或锰酸锂做正极材料,用钛酸锂取代石墨或碳素做负极材料。结果是,单位重量、单位体积的蓄能将下降30%至40%,但寿命延长到可充放电几万次。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新型电池。这一新型电池高安全、长寿命,可做成容量达千安时、几千安时的单体,其相应的储能成本也就降低了10倍!这一新型电池将有两种发展前景:一是载重大货车用动力电池,二是风能太阳能用大型蓄能电池。(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