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深圳是座私家车拥有量很大的城市,同时深圳也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这种情况下发展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重要性是不是有所下降?
王肇文:根据现代交通研究结果,活动半径为7公里范围的,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的效率最高;7—30公里,城市巴士和电动车的效率最高;30—100公里,轨道交通效率最高;100—300公里,以自驾汽车效率最高;300—1000公里,火车效率最高;1000公里以上,飞机效率最高。这一研究成果也完全支持电动自行车在城市的发展。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已形成以发达的公共交通为主、多种交通工具并用的多元交通体系。深圳市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城市,完全有条件也应该在构建多元、和谐、科学的交通方面,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
而且以占用土地资源衡量,一辆小轿车停和行平均占地48平方米,一辆自行车平均占地3平方米,一辆电动自行车平均占地4平方米。再加上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空气污染,汽车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这些都是不利于深圳长远发展的,因此发挥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在深圳城市交通的作用非常有必要。
Q:那么什么样的城市交通系统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科学的交通系统?
王肇文:所谓科学的交通系统,就是要使各类交通工具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道路资源的分配应该是以人和物发生位移作为分配依据,而不是以汽车流量来作为道路资源分配的依据。只考虑机动车行驶方便,而忽视非机动车骑行者的行路权,不符合环保、节能、健康和关怀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们注意到,自行车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现代文明的标志。发达国家普遍提倡骑自行车,并为骑行者提供诸多的资源支持。就连美国这样道路系统十分完备、“汽车轮子上”的国家,近几年也在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人们以自行车代步。
一个和谐、高效、科学合理的交通布局,应以四通八达的公共汽车与轨道交通为主,配套完整的非机动车道供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的骑乘者使用,并对私家车进入市中心区实施相应的限制。
Q:您觉得深圳在构建和谐的、科学的交通系统方面,目前最主要应该做什么?
王肇文:当务之急是规划建设非机动车道。作为一个国际化都市,深圳缺乏非机动车道,这不能不说是交通规划的一大败笔。城市交通建设应给使用自行车的普通百姓、给使用电动自行车最多的外来建设者提供相应的条件。合理规划、给电动自行车以一个可供行驶的合理的道路空间是完备交通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也符合人性之本和社会情怀。
深圳应首先提倡以乘用公共交通工具为主,辅之以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环保节能型出行工具,制定相应措施限制私家汽车上路。当然,对于电动自行车上路也应该加强管理。我建议学习借鉴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等城市的做法,由行业组织协助政府对电动车上路予以规范管理,实现各方“多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