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12月5日四部委发布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专家、媒体、民众都在忙着津津乐道地算账,而忘记了方案的最大亮点其实是对民意的尊重和有限审议,给咱老百姓一个星期的时间(含双休日)提意见、献智慧。当然,国家希望咱奉献的,不仅仅是算账方面的公共智慧。
从成品油税费改革的原则来看,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概括得很好:“公平、规范、节能、减负”。可见,目前成品油税费改革承担的政策使命已经不仅仅是改革伊始的“费改税”那么简单,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地位告诉我们,成品油税费改革更承担着倒逼中国资源耗竭性的经济模式转型的现实使命。这样诸多的公共政策目标意味着,评价一个政策的成败,并不是一句“不增加民众的负担”那么简单。
但经济账显然也很重要,这是人性使然。如果真的算经济账,还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找到盈亏平衡点。先看税率,在燃油消费税提高之前,我国一直实行低税低价的模式,含税率仅仅只有23%左右,低于世界上90%以上的国家。按照目前的方案,将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换算成百分比也就是20%左右,仍然属于世界上税率低的国家之一,和日本的120%,德国的260%,法国300%的税率都相去甚远。在世界上130个征收燃油税的国家,我们肯定属于低税率的,但老百姓感觉并非如此,和数字显然是冰火两重天。
这都是全球化惹的祸,资讯太发达,咱们的老百姓也学会像林则徐一样睁开眼睛看世界了。目前国际油价已跌破50美元/桶,最低到44美元/桶,美林甚至预测可能到25美元/桶。而我国的油价仍然稳居90美元/桶的高位。但石油企业也抱怨啊!国际油价高达147美元/桶的时候,我们也才90美元啊,显然是价格机制出了问题。难怪老百姓对四部委“燃油消费税提高后,油价不会涨”的重大利好并未太在意。这油价肯定要降吧,可是方案只字未提,于是大家就理解为,这个方案是以低的税收换取老百姓对油价居于高位的“相互理解”。
在消费税提高0.8元钱的同时,取消了养路费等六项收费。这“六费”据很多媒体的分析,好像有1300多亿元,足以养活那30万人。但问题是我们没有取消过桥费和高速费,连政府还贷二级公路的收费都显得小心翼翼。而美国、欧盟、日本都基本上是“一脚油门踩到底”的国家,90%以上的路是不收费的。我一个要好的朋友告诉我,南非的高速公路宽得可以停飞机,也从来不收什么高速费。和“六费”相比,大家更关注的是过桥费和高速费,这无论对于远游的旅者,还是运输业,都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但方案还就是没有纳入改革的考虑范畴,而且,之前传说中肯定取消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的收费,亦变脸为“逐步有序的取消”,看不到时间表的安排。
这笔账到此才仅仅算了一半。因为无论是专家的解读,还是媒体关注的,全部是“路上跑”的费用的加法减法,而成品油其实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据统计,2007年我国原油消费量约为3.46亿吨,工业用油其实是大头,占50%以上,而交通用油仅仅占20%以上。所以其实我们只算了一个小账,而没有算大账。如果说汽油大多数用于交通的话,而柴油80%以上用于发电、农机、水利、轮船、航空、铁道、机械等非用路行业,这些行业和取消的“六费”根本没有关系,这实际上意味着改来改去,最担心利益受损的有车族反而成了受益者。
这样扒拉来扒拉去,燃油税征收以后负担究竟是轻是重,还真没那么简单。由于多用油,多交税,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得到补贴的客货运输业,如果油价没有一个明显的下降,成本将显著增加,而这些增加的成本无疑会传递到各个行业,引起生产成本的上升。对此,方案提出要通过增加补贴来解决,但增加多少,补贴多少,也需要尽快明晰。
算完账,该提点有价值的建议了。其实我是主张高税收的。先别忙拍砖,听我说完。因为中国的发展不可能学习美国模式,全世界只能养起一个美国。现在中国的GDP占世界总量的5.5%左右,只有美国的1/4不到,但消耗的能源占世界的15%左右,仅次于美国。消耗的资源比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起来的总和还大。高税率要获取民意,关键是合理的价格和真正取消各种“路费”。改革的理想模式应该是在一个合理的价格与基本无需考虑的公路收费的制度框架下,考虑到中国能源耗竭的状况,征收相对高的税收,同时对特殊群体给予制度上的减免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