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国家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区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承担的“电动汽车整车运行检测实验研究”课题,日前通过了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国家课题专家组验收。专家们除认真听取课题组的工作汇报外,还实地考察试验检测设备和已形成的检测试验能力与条件,对中心“十五”课题研究任务的完成和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
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在全球为数不多。作为我国唯一的电动汽车运行、试验、示范基地,该中心是我国“九五”重大科技产业工程的产物。建设从零开始,仅8年时间,该中心跨越了“九五”、“十五”,形成了集电动汽车运行、示范、试验、检测、研发于一体的专业性基地。如今,这里宛如置身于绿色花园,令人心旷神怡。该中心主任助理吴莉娟说,这一切都凝结着创业者多年的心血和汗水。
崛 起
试验从零开始 资金严重匮乏
基于能源与环保两个全球性的焦点问题,电动汽车列入“八五”重点研发、攻关项目,“九五”列为重大科技产业工程,“十五”列入863计划重大专项,向产业化推进。
1994年底,在刚组建不久的汕头市广信企业科技开发公司,企业学科带头人孙兆祺,在广东省、汕头市政府的支持下,向科技部提出项目申请。经过历时近两年的调研、可行性分析和论证,终于获准立项建设电动汽车四大分项中的一项。
这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从经验、人才与物质条件方面上,中心的建设可谓异常艰难。为上马项目,他们曾走访了日本、法国、德国,了解和收集了一些情况,对国内外提供参试的20多辆电动汽车,采取公务、出租、公共交通班线3种试验形式,研究制订了试验方法、试验规程和数据采集与管理,使试验工作一开始就步入规范的管理程序,其成功的经验为我国其它城市开展电动汽车的运行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资金瓶颈是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另一项制约。电动汽车的试验是一项社会效益极其明显,而经济效益甚微的事业,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部门的投入扶持。据悉,法国、德国政府投入5000万法郎和6000万马克,但经过三四年电动汽车运行试验后便告终。
我国建设的中心,“九五”期间共投入2150万元,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虽然严重缺少试验经费给工作造成极大压力,但该中心的工作人员,凭着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出色地圆满完成了“九五”国家交赋的试验任务,而且建设初具规模,为其后续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空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发 展
研究屡获专利 运行广受欢迎
“九五”中心承担的职能是电动汽车运行试验与示范。来自日本丰田、美国通用和国内改装的20多辆纯电动汽车,通过公务、出租、公共交通班线的运行试验,从1998年6月投运,迄今车辆运行里程超180万公里,应用纯电动汽车作为出租车的单辆运行里程超30万公里,在国际上尚属首例。在运行试验中采集了大量试验数据,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决策提供了真实有效参考依据。“十五”发展阶段,电动汽车项目被列为863计划重大专项,该中心承担了“电动汽车整车运行检测实验研究”的课题研究和建设任务。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和建设,在中心建成了电动汽车整车道路运行性能检测实验室、安全性能检测室及网络通讯中心等。
电动汽车的运行、试验、示范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受到了驾驶员和乘客的欢迎。驾驶了多年电动汽车的出租车司机谢建忠告诉记者,电动出租车性能比传统的燃油车好得多,节省燃料,操作简单,无汽油味,开起来也稳当。市民争相乘搭试验运行的公共交通班线,更希望政府能大力倡导,大力推广。
为能更快发展,该中心在完成国家交付的试验任务的同时,积极从事10多个相关课题的研究攻关,并获取多项专利。在2000年举行的有关专题研讨会上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秀、功能最齐全的试验示范区之一。目前该中心已成为国内外电动汽车合作研究开发技术交流的窗口、人才培育的摇篮。据中心副主任王璟琳介绍,“十五”阶段课题的研究,有5项技术申请发明专利,有4项技术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有34篇论文在相关的刊物发表,本课题对电动汽车检测试验技术进行了很多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研究开发工作,是我国电动汽车乃至汽车研究开发的最基础工作,将会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关键技术标准,具有广泛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前景。
前 景
建设监测基地 资金亟待解决
随着我国政府对电动汽车项目发展支持力度的加大和产业的推进,中心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十一五”发展期间,该中心将建成满足电动汽车检测标准要求且功能有特色的检测基地,充分利用资源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服务。
该中心主任孙兆祺和副主任王璟琳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是该中心极为关键的发展阶段,经过“九五”、“十五”两个阶段的建设,已形成了目前的规模,可望跻身于我国电动汽车检测的行列。而担忧的是前两个阶段的建设尚存在资金缺口的问题,这给他们已背上了包袱和“十一五”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王璟琳更直言不讳地说,前阶段存在的问题若得不到及时解决和“十一五”发展项目得不到支持,那已建成的条件不仅不能发挥其效应,反而将会成为负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