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天津路面上的汽车数量高速增长着,却依旧少不了满坑满谷的自行车。但现在已经不是末代皇帝在紫禁城里锯掉门槛骑洋车的年代,那时的自行车可是MODERN的物件。随着汽车的普及,自行车那一段代表文明与先进的历史也渐渐被人遗忘。
中国虽然是自行车的大国,但中国自行车制造行业的起始点却很晚。上世纪20年代末期,中国经济落后,天津、上海大中城市满马路跑的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洋车”。
1929年,天津三条石有一家“长城”铁工作坊,开始手工仿制自行车曲柄、链轮等零件。可以说,这是中国自行车行业兴起的萌芽。但这样的萌芽并没有让天津人利用并发展,而是持续着手工作坊的阶段,而且只是停留在制作零件的阶段。
直到1936年,日本退伍军官、财阀小岛和三郎,在天津河东区小孙庄靠近周公祠的盐坨地老闸口一带二百余亩地划线上桩,建起四五间厂房,装备了百余台日本制造的旧机器,招募了200余名工人,挂起了“昌和工厂”的牌子,开工了。
“昌和”最初主要生产自行车车架、车圈、前叉、曲柄、轮盘、泥板、三套轴等自行车主要零件,不久后,便开始组装26英寸深绿色自行车,取名“铁锚牌”,月产900辆自行车,这就是当时中国境内外国人开的最早最大的自行车厂,而国人办的自行车厂连个影子都没有见到。
1940年以后,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升级,“昌和工厂”迁址于小孙庄马路街区域(现河东区六纬路),而且开始生产军用物资。月生产“三八”式步枪、刺刀1000余支,后又生产“八二”式迫击炮及炮弹。必然,此时的自行车生产受到限制,月产仅600余辆。
日本投降时,“昌和”焚毁了全部图纸、技术资料和档案。1945年8月,国民党九十四军接管了“昌和”,百余台马达、自行车零件、镍板等物品被盗卖,工人被遣散,工厂处于瘫痪状态。
1946年初,国民党经济部冀热绥平津区办事处接收了工厂,3月份复工,改名为“资源委员会天津机器厂第二分厂”。这时,中国人自己的自行车工业才算正式在天津起步,他们将自行车的牌子定名为“胜利”———是抗日的胜利,也是自行车业起步的胜利。厂子里最初有员工百余人,月产28英寸“胜利”牌自行车500辆。1947年,“胜利”牌又改名为“中字”牌,月产700辆。
自行车到底是谁发明的
说法1中国人自行车的始祖是我国公元前五百多年的独轮车。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黄履庄曾发明过自行车。《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一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需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
说法2西欧人公元179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研制成木制自行车,无车把、脚蹬、链条。车的外形像一匹木马的脚下钉着两个车轮,两个轮子固定在一条线上。这辆车没有驱动装置和转向装置,坐垫低,骑在车上,两脚着地,向后用力蹬,使车子沿直线前进。1817年,德国的冯·德莱斯男爵发明了一种能自由活动的车把,使车转变比较方便。1839年,英国一位工人K·麦克米伦首创了用曲轴机构驱动后轮的脚踏自行车,可使骑车时双足离开地面。1861年的一天,巴黎的马车和婴儿车制造商米肖父子修理德莱斯式自行车,在车的前轮上安上脚蹬曲轴,从而发明了米肖型自行车,不久这种自行车便开始大量生产。大概在1870年前后,法国的马执又制造了一种前面驱动轮大,后面从动轮小的自行车。1890年后,英国的亨伯公司生产出一种用链条传动的、车为菱形的自行车,这种自行车一直沿用至今。
说法3俄国人1801年9月的一天,俄国农奴阿尔塔莫诺夫骑着自己制造的木制自行车,行驶2500公里,赶到莫斯科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献礼。阿尔塔莫诺夫制造的自行车与法国人西夫拉克制造的车较相似。亚历山大一世见到阿尔塔莫诺夫制造的自行车,当即下令取消了他的奴隶身份。(沈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