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 扼杀了普通百姓的出行选择?
[提要]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除了一些偏远地区和少数中低收入群体,大部分百姓已经基本实现衣食无忧。
衣食住行,历来是中国百姓最大的民生关注点。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除了一些偏远地区和少数中低收入群体,大部分百姓已经基本实现衣食无忧。
但在住和行方面面临的挑战却依然很多。国内的房地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屡被平抑,履又涨停,十数年下来,很多城镇百姓从买不起,到没了买的希望,更别提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候鸟们,他们只能望着比参天大楼还要高的房价,望房兴叹。房价的涨幅和货币通胀的速度远远快过工资的涨幅。
摩托车被迫离场的根本原因
再来看看行,在中国汽车市场还没有引爆之前,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两轮摩托车很好的替代了自行车,解决了城市和乡村的短途出行问题,摩托车作为耐用消费品中的一员,当时虽然极为不菲的售价,却能引起很多人的美好回忆。但这种方便百姓出行的便捷交通工具,在2003-2006年遭到政策性碾压,全球没有哪个国家的地方政府,会像我们一样,以一刀切的方式,强行开启禁限摩时代,摩托车这个曾经在汽车工业中重要占比的行业,从全国大部分核心城市被踢出局。上山下乡、出海杨帆,2006年后的摩托车离城市越来遥远。
摩托车被迫离场的根本原因,有三条:为城市建设的市容市貌让路;为拉动汽车消费让路;电动车的冲击。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让这些满地跑的两轮摩托车彻底出局,是一劳永逸的办法。满街都是四轮,才符合现代化城市的形象。
电动车承载了普通百姓的出行需求
再来看电动车,电动车的崛起恰恰与摩托车的离场前后交替,这也是为什么摩托车企业对电动车企业耿耿于怀的原因。电动车没有扼杀在摇篮,根本原因,是搭上了绿色新能源的快车。电动车起步门槛很低,十几万就可以开始组装销售,03年如雨后春笋一般,上千家工厂开足马力,开始了全国市场的掠夺。不需要挂牌、不需要驾照、不需要年审,不需要保险,买回来就能骑,电动车瞬间火遍大江南北。电动车的外观更是像衣服一样,换了一茬又一茬,愣是将一个耐用消费品,做成了快销品,电动车快速的更新换代,养活了2000多家主机厂,整个行业从配套、制造到销售的从业人员不下千万(不含物流仓储流通环节)
如野草一般,整个电动车行业野蛮生长了十五年,也大大方便了中国普通百姓的出行,期间,虽然BRT、地铁、轻轨、磁悬浮等等新出行方式不断刷新人们的出行认知,但,电动车却凭借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解决了百姓的出行,这就是需求,百姓的需求成就了电动车的十五年。
是新国标扼杀了电动车,还是其他?
随着新国标的钟声敲响,政策替代需求,百姓之前的两轮出行再次面临扼杀。新国标的出发点,我们不妄加揣测,相信出发点的主体是好的,行业需要标准,需要提升。但标准的修改,是否应该建立在百姓出行方便的便利性和合法性上。
汽车消费市场低迷,是否扼杀电动车消费,就能拉动汽车消费?扼杀电动车,就能降低地方的环评压力?扼杀电动车,是否就能催生一批大小机构的合理创收?扼杀电动车,是否就能让一波电动车企业走上挂靠之路,授人以柄?
即使像京上广深那样有四通八达的公共出行方式,电动车的消费在没有限行以前依旧大行其道,为何?老爷子接个孙子,太太买个菜,地铁能开到学校门口?还是能进菜市场?便捷就是需求。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中美贸易摩擦再次升级,外贸受到的挑战极为严峻,拉动内需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庞大的电动车市场,承载的是近千万人的就业,是百姓的出行需求,需求被扼杀,是谁之错?
没有植根百姓需求的政策,将不得民心;没有让百姓认可的标准,就是假标准!随着工信部李东的被调查,一些被隐藏的真相是否会揭开,电动车走向会否被颠覆,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905/20190530153249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