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故事让经销商感慨:良心企业越来越少了!
[提要] 电动车新国标出台了,3C认证也将在明年实施,但电动车行业环境是在变好还是变坏着实让经销商摸不着头脑。
电动车新国标出台了,3C认证也将在明年实施,但电动车行业环境是在变好还是变坏着实让经销商摸不着头脑。不少经销商感慨电动车行业似乎越来越难做,一些坏风气日益侵蚀着这个产业。企业在经营压力与生存压力之下,将一些本该坚持的操守抛弃。政策风险、原材料涨价、环保督查,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东西都成为企业要挟经销商的理由,对于经营着小店面的经销商来说,攀不上大企业的发展红利,却遭受着小企业的销售“陷阱”,不得不说他们才是电动车行业最辛苦的一部分人。
故事(一)
企业接受订单却不发货,拖延半年之久
小编本想曝光这个企业,但无奈经销商依然代理其品牌,只能把事情原委说清。去年原材料的一波涨价让电动车整车企业承受不少压力,尤其是在配套端没什么话语权的小企业最先受到冲击,价格想压却压不住,涨价又担心渠道商不提货,于是玩起了“期货”模式。
说起这个首先让小编联想到的是早期小米手机的饥饿营销,将产品价格做低,但大规模生产明显利润空间很小,于是通过抢购和预购来保持产品热度,在配件价格高位的时候笼络人气,等到配件价格在大批量生产降低的时候再出货,赚的差价就是利润。如此一来,既没有损失用户,还收获了高性价比的美誉。
让小编没想到的是,电动车行业里也有企业玩这出。经销商告诉小编,在上半年的一次促销会议上,企业打出配置不降、价格不升的噱头让经销商限时签订单。当时不少经销商出于在涨价前囤货的考虑下了不少订单。然而在春节旺季准备大干一场的经销商失望了,这个企业并没有如约履行义务。据经销商反映,没有如期拿到货的经销商并不在少数。
企业拿到了订单、定金,却没有如期发货,其原因很简单——这样的价格即使做出来也无利可图!那为什么无利可图还要出政策呢?出货量是一个企业的命脉,任何谁都不想因为涨价而损失订单,只要能稳定订单量甚至以涨价为契机呼吁经销商下订单就是胜利,就能够保证生存!然而在原材料涨价时期出货意味着零利润甚至亏钱,这种情况是企业不愿接受的。所以不少企业以延长发货周期来赌原材料降价、配套成本降低。
这时候企业全然不顾自己的经销商成为牺牲品!在销售旺季,经销商只能以旧款来促销,打掉牙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故事(二)
企业发货,经销商却想退货
这是另一个经销商的故事,背景类似,但企业的做法却更加无底线。在配套涨价期间企业接受订单后,也按时发货了,但经销商在销售过程中却发现电动车问题率明显上升。是电动车品质出现问题了吗?向企业反映,企业一口咬定电动车没问题。那问题出在哪呢?
这位经销商最后发现的事实让人震惊,企业电动车的配置确实没问题,但一批次产品当中却存在个别车辆换配置的现象。这种隐性的以次充好如果不仔细甄别机会很难发现。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将整车的成本摊薄,从而取得性价比优势,殊不知,不出事则以,出事坑害的是终端经销商的门店信誉。经销商用信用为担保在当地卖车,最后却落得差名,很多企业的终端销售就是这样做死的。
诚信、操守、担当
如今整车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这是行业残酷的现状,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想要长远发展,企业就越应该加强品牌信誉建设,保持产品的一致性,让经销商觉得好,经销商才能在市场上说服消费者。品牌声誉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品牌的损毁却可以在一夜之间完成。望部分企业在玩套路的时候慎之又慎,不要寒了经销商的心。经销商才能在市场上说服消费者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811/20181105093836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