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大鳄”抢电动车饭碗?三年时间之后见分晓!
[提要] 也许电动车行业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像富士康这样的全球性的大公司竟然也开始染指电动车产业。
也许电动车行业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像富士康这样的全球性的大公司竟然也开始染指电动车产业。不久如此,那些大大小小的创新公司都在电动车领域寻找巨大的商机,而那些借助于物联网技术的共享电单车营运商已经渗透到电动车市场......一直被我们认为,电动车现有的从制造到销售再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个产业链已经没有丝毫的缝隙可钻,为什么“外来者”如此看好电动车?
据初步调查,国内每年诞生数十家与电动车技术、材料、营销等有关的新公司,尽管这些公司以目前的能力和技术实力丝毫不会撼动现有的那些大品牌的市场地位,但是从当下市场的一些“蛛丝马迹”来看,进入到电动车市场的外来者的力量已经迅速聚集,绝不能小觑。
从目前现有的电动车企业来看,基本上走的是传统的路径:整车企业作为控制产业链的顶端,一方面作为采购商控制着所有零部件的企业;另一方面作为供应商为经销商提供产品,而不需要分担任何销售的风险。
这种分工明确的传统业态,给整车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可以对零部件的供应商大量赊账,而对经销商必须要付款后提货,这种两头通吃的传统经营业态使得整车企业一直高枕无忧。不管市场如何的动荡,那些具有品牌优势的整车企业,可以轻而易举地控制着两端:对零部件企业大把大把地赊账,并且从经销商那里获得大把大把的现金流。但是,这种传统的业态,正受到外来产业资本的觊觎并开始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陈述。
虽然,电动车在我国是一个与国家战略无关的甚至无足轻重的产业,但是,它所涉及到的消费人群和消费数量(实际上是与老百姓戚戚相关),以及这个产业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足以让“外来者”垂涎三尺。我们来算一笔账:以电动车社会保有量2亿辆来计算,仅零部件的维修和电池更换量的市场经济价值超过百亿元;每年电动车的消费量预计在2800万辆,以每辆2000元计算就可达到560亿元。
那么,像富士康这样的外来大鳄为什么要看中电动车?而那些大大小小的所谓创新公司,凭什么能在密不透风的电动车红海市场获得盈利机会?说穿了,我们的电动车产业有可赚钱的“漏洞”和机会,下面电动车商情举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出:
整车企业只盯着经销商,却忽视最重要的终端消费者——那些每天在使用电动车的骑车人。从目前电动车企业所有运作来看,表面上是重视终端的消费者,而实际上却是经销商。压低零部件供应商的价格并延长付货款、抬高给经销商的产品价格,这是整车企业运行的重心。但是,在开发产品上,几乎所有的整车企业都十分的“吝啬”,如果把整车企业这些年来投入的研发费用和拥有的知识产权拿出来“晒”一“晒”,就不难会发现,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凤毛麟角,或者是借取零部件企业的。产品的高度同质化现象,是这些年来业内电动车领域竞争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整车企业轻视互联网+。由于整车企业很少投入研发费用,尤其是一些已经具备规模的整车企业在互联网+运用于电动车上缺乏先知先觉,或者对外来者的先进技术抱着戒备的心态,使得互联网+运用于电动车上被视为另类而得不到有效地重视。截止到目前,许多的整车企业仍然拒绝诸如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在电动车整车上的使用。
整车企业在产业技术升级上总处于被动的状态。整车企业尤其是那些实力强大的公司,截止到目前仍然重视机械部件和外观(当然这些也非常重要),但对电控系统的升级始终不愿意做更大的努力(整车企业拿不出有效的办法)。要知道,采用如此笨重的铅酸电池和耗材很大的无刷电机,用增加整车自重量来提升续行里程,如果这种方式得不到有效纠正,很容易被“外来者”所击败。
要知道,目前,在电动车2亿辆的社会保有量中,铅酸电池电动车就高居99%以上的比例,而每年电动车产销量中,铅酸电池电动车就高达95%以上。现在外来者盯着电动车领域,这些外来者不仅仅是自己造车,而且是自己来研发;他们赚的不是经销商的钱,而是跳过经销商直接赚消费者的钱。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些外来者根本不会采用铅酸电池做电动车,而是锂电池做动力。因此,外来者通过大量的技术投入突破当前充电难的问题。如同苹果手机一样,可以采用无绳方式充电;那么电动车充电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
相信技术的能力,它可以解决人们渴望解决的问题。用行话说,消费者的难点和痛点就是机遇。可以想象,外来者抢占电动车市场也就不足为怪了!电动车领域存在了多年不便的业态,在外来者的强势进攻下,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那就是三年之后我们不知道电动车会怎样的发展,但我们可以判断:技术创新将大大推动电动车向前发展,当下的部分电动车企业缺乏创新必定会遭到市场的淘汰!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705/20170517093033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