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千万自主研发车型,电动车企业为何忽然财大气粗了?
[提要] 作为深耕行业十几年的传统电动车企业也已经在这波浪潮中迅速觉醒,重视创新、尊重创新、引领创新成为电动车企业普遍认可的一种品牌文化。
电动车行业快速发展了十多年,从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到现在成长为与互联网、智能化接轨的贴近民生的出行产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小牛、速珂等具有科技原创基因品牌的加入,电动车产业正在向着高端化的方向快速迈进。而作为深耕行业十几年的传统电动车企业也已经在这波浪潮中迅速觉醒,重视创新、尊重创新、引领创新成为电动车企业普遍认可的一种品牌文化。
从消费市场上来看,因为电动车便宜的消费观念根深蒂固,中低端畅销车型依然是主流,大部分的电动车消费人群对价格依然比较敏感,仅仅满足于出行基本需求的人群大有人在。虽然主流市场对电动车品牌认知度比较弱,但考虑到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高端车型的市场空间依然很大。尤其是在城市出行上,传统的千车一面的款式、种类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步伐。
自主研发彰显品牌实力
没有自主研发的能力与产品,企业哪怕规模做的再大其品牌影响力也十分有限。前几年深圳华强北的仿制手机大行其道,销量直逼主流手机品牌,但到现在估计没几个人记得都有哪些企业在做仿制机型,大家只会说这好像苹果、三星的某款手机。
电动车行业也十分类似,十几年的时间将电动车社会保有量做到两个亿,而且至今每年依然保持着千万以上的年产销量,如此大规模的出行市场放眼世界也蔚为壮观。虽然行业有雅迪、爱玛、新日等一线品牌坐阵,但社会对于电动车行业的认知度却很低。小编身边不少朋友谈起电动车就一副能跑就行的态度,认为不过是贴个牌加个电池的两轮车,大部分人的概念里根本没有将电动车与创新发展这两个词汇放在一起。
但是行业的这种状态已经在这两年发生了很大改观,小牛、速珂等新势力自然功不可没,雅迪、爱玛、新日等企业的高端化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电动车行业品牌化的进程。如今规模以上(年产销量50万台以上)的一二线电动车企业基本都有自主研发设计的车型,至少也委托塑件厂设计买断,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电动车行业原创车型在数量上相比于2015年增加50%以上,高端车整体销量也在稳步增加的过程中。
市场发展倒逼电动车产业升级
从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拥抱自主研发、互联网经济、智能化科技的开放性产业,电动车行业有着艰难的蜕变过程,虽然这个转型依然没有完成,但行业发展趋势已经形成,大势不可逆。那么究竟有那些因素加快了传统电动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呢?
1互联网科技企业来势汹汹
小牛、速珂等互联网企业虽然在销量上并没有威胁到传统电动车企业,据非官方数据,小牛2016年销量在15万左右,这样的产销量在传统电动车行业也就是二三线品牌的年销量。但是小牛N1的售价比传统电动车高出很多,利润率相对来说也比较可观,速珂更是如此。如何使“互联网+”与传统的电动车行业结合起来,这是小牛、速珂、逗哈等科技品牌为电动车行业带来的启示,也是他们做的突出贡献。
鲶鱼效应想必大家都知道,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要在打捞船上存活下来却十分艰难,一位老船长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沙丁鱼为躲避天敌四处游动,反而展现出惊人的活力。互联网品牌就是进入传统电动车行业这潭死水中的鲶鱼,他们用新产品、新营销、新定位刺激了行业神经。
2政策抑制让企业寻找新出路
以销量换利润,薄利多销的传统观念在电动车企业的经营思路中依然是主流。既然电动车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为什么不能销售更多的产品呢?于是我们看到电动车在不少城市形成一股潮流,成为超越公共交通的存在。但庞大的市场、频繁的交通事故也造成不少城市对电动车管理无法再无动于衷,于是“禁电”就时有发生。
在过去,由于政府采取放任的态度,任电动车野蛮生长,造成行业一直处于重复制造、低端制造的状态,一味扩张规模。小编认为这种繁荣实际上是假繁荣,高销量的背后企业并未获得足够多的利润,更遑论附加值带来的红利。在成本与售价上斤斤计较的电动车企业,吃的是组装电动车硬件利润,这几乎是一大半企业的真实现实写照。
因此,在销量已经到达天花板的情况下,提升企业盈利水平的主要手段就是走向高端化、提高品牌附加值,以应对因为政策因素、消费变化等带来的未来市场缩小的影响。而要走向品牌价值,最关键、直接的无疑就是自主车型研发,这也是为何企业不惜血本加大研发力度的初衷所在!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705/2017050808455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