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动车企业高管自己办厂,仅仅两年赔光百万,负债累累关门了!
[提要] 李强凭着若干年前在几家电动车企业干过管理层的经历,于前年开始单干。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到百万元资金,在浙江金华租借厂房,开办了一家整车企业。
李强凭着若干年前在几家电动车企业干过管理层的经历,于前年开始单干。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到百万元资金,在浙江金华租借厂房,开办了一家整车企业。李强认为办个电动车厂很简单,他熟悉零部件企业,他掌握经销商渠道,而这两个是办企业最关键的要素。
然而,仅仅两年时间,李强花光了所有借来的资金,最后不得不关门,身上背负着几十万元的债务,黯然地离开了这个行业。照理说,李强对企业如此熟悉,并有经销商资源,怎么会输得很惨呢?
行业趋势性下滑,不管有多大的本事也难以翻身。李强单干忽视了一个最为根本的现实:电动车产业已经是趋势性看跌,市场饱和、消费萎靡不振、替代产品增多、企业产能过剩,也就是企业再拼命努力,企业的利润只会越来越低,竞争越来越激烈,赚钱效应越来越弱。李强进入电动车行业在时机上不对,已经为倒闭留下了伏笔。
高投入低收益,没有持续性的投入已经无法赚钱。电动车不是像当初,只要30万元就可以转动起来,而今投入100万是远远不够了。据了解,李强是在企业缺乏后续资金而被迫关门的。要知道,办整车企业无非赚的是辛苦钱:所有的零部件采购非常地透明,经销商选择这种没有任何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合作,看中的低价格。厂家每辆车的毛利纯利终于30-50元之间,有的利润更低,每月只有上千台的订单,去除房租、筹集资金的高利息等成本,根本赚不到钱。现在电动车行业大企业可能赚的利润很少,但大企业却拥有大量的现金流。这就是一般小企业无法做到的原因。
一旦离开了原有的资源平台,所有的资源不再值钱。尽管李强打工时积累不少的客户资源。但这个资源实际上不是自己的,而是所在的企业。当李强自己单干找到客户时,许多的经销商根本不认李强的账,原因很清楚,经销商认的企业而不是个人。当李强告诉以前混的很熟的经销商合作时,经销商回答道: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朋友与生意不能混为一谈。
从李强的失败可以看出,电动车已经不是小资金能玩的产业了,尽管目前这个行业看上去很风光,但是真正能玩得转的,还是那些有套路的大品牌。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703/2017030910095095.htm
- 我来说两句( )
- 责任编辑:黑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