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动涨近千元背后消费者追求品质
[提要] 小牛电动涨近千元背后消费者追求品质
新年伊始,消费领域商家集体涨价的新闻,引发了不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例如在手机行业,国产手机代表魅族率先涨价,将刚发布不久的手机魅蓝note5的价格提价100元。华为、小米、OPPO、金立、酷派等厂商也都表示,由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影响导致手机元器件普涨,明年新机也都会相应的调价。在电动车行业,小牛电动宣布由于成本压力,年后将大幅上调产品售价,以保证产品品质。除此以外,家电、家具、装修等各行各业都迎来价格普涨。
各行各业“涨”声不断的背后,折射的是诸多企业面临的一致问题:由于汇率变化、原材料大涨,制造业生产成本在大幅提升,2017年各行业将会面临“涨声一片”的苦恼;而消费升级大潮下,一些行业将不是消失,就是主动转型升级,提供更加高品质的商品,以赢取“掌声一片”。
“涨声一片”背后是工业材料集体上涨
事实上,这波全行业涨价的风潮,早在2016年下半年就已现端倪。
例如,在电动车行业,12月1日起,河南郑州市场所卖电动车全部涨价,其中,电动自行车涨100元至200元,电动汽车涨1000元至2000元不等;在家电行业,去年6月份和11月份,乐视、小米、微鲸旗下部分电视机产品已进行过提价,幅度在100-300元不等;格力空调在12月19日上调了产品售价,单台空调上涨50-100元不等。日立家用中央空调则从元旦起实施调价,平均上调10%。
此番集体涨价,一个关键的原因则在于,过去一年中,原材料成本的骤然上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以电动车行业为例,近日,小牛电动创始人胡依林就在微博上坦承,“从2016年所有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电子部件价格上涨30%左右,整车的主要金属配件价格更是上涨超过50%,这让小牛原本基本持平的产品售价,在这个时候更加不堪重负。”
事实也确实如此。例如,家电产品制造常用的铜、铝、塑胶等原材料价格也都全线上涨。生产白家电外壳的主要原料ABS塑料,也已持续一个多月暴涨。仅10月以来,每吨就已上涨1700元至1800元。综合这些因素,最终将导致整机制造成本5%~10%的上涨。
由此可见,由工业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的这一轮各行业涨价潮,几乎无法避免。
保质量还是保价格?消费者和企业都选择后者
一片涨声中,是保证质量适度涨价,还是为保证价格不变降低商品品质?从目前企业和消费者的反馈来看,他们纷纷选择了前者。
“作为产品研发的负责人,在我面前只有两个选择:保持价格还是保持品质。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好纠结的,我们开始创业的初衷就是做最好的产品。”胡依林表示,成本的飞涨让公司面临两难选择,但最终公司决定不在产品品质上作任何妥协,面对成本的飞涨,将产品售价进行上调。
事实上,在此时此刻的中国,随着国力的强大,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品质升级大潮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价格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制胜要素。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更重视产品品质而非低价格,这将使更多主打中高端市场的高品质产品拥有了更广阔的市场。
例如,手机行业在中国历来竞争激烈,但近几年,行业的焦点也从几年前的红米而逐步转变成现在的mate9、小米mix等高阶产品;成长为国人骄傲的大疆无人机,也从来都不是单纯卖低价的品牌;小牛电动车甫一面世,就直接摆脱了低端价格战。无论是与德国BOSCH联合研发电机,还是加载电子刹车系统结合前后双活塞液压碟刹系统、智能GPS防盗系统,都体现了以智能化为用户创造“爽点”的决心,俘获了更为注重体验感受的电动车用户的芳心。
(图为小牛电动)
正因为如此,从消费选择看,当面对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之时,那些为维持企业良性运转而提升产品售价的行为,既是一种合理的市场行为,是为了保障消费体验不下降的一种调整,同时,勇于定高价和涨价的背后,也显露出了企业对自己产品的自信和对品牌的笃定,以及对研发持续投入的坚持。
胡依林就表示,之所以最终决定涨价,其实是因为不愿意违背造车的宗旨和意愿。他认为,用最好的材料、用最好的人才、用最好的服务、做最大的努力和探索,才是小牛电动一以贯之的坚持。
在品质升级的潮头,主动扛起品质大旗的行业领袖、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品牌,也正在赢取着消费者的掌声,尤其是80、90后年轻消费者和中产阶级。他们在不断觉醒和崛起带来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为各行业新兴品类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形成了有品质梦想的企业们不自降身份进行低端价格战的市场基石。
“我们应该给这些引领着中国产品升级、形象升级的品牌和消费者掌声。”一位行业分析人士感叹。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701/20170117152821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