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后成都城区每公里都有充电桩 供电动汽车充换电
[提要] 4年后成都城区每公里都有充电桩 供电动汽车充换电
“按常规模式发展,至2020年全市建设充电桩超过11万个,总体桩车比达到1:1.1……”12月23日,《成都市“十三五”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出炉。《征求意见稿》对未来成都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提出了规划。
5城区外约1.5公里一个充电桩
在城市核心区,1公里内就能找到电动汽车充电桩——这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住建部在去年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的目标要求。
本次成都《征求意见稿》将2020年规划范围划定为成都中心城区,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管辖范围及绕城高速路外侧500米生态带以内,以及天府新区直管区等区域。中心城区核心区的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1公里,非核心区的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1.5公里。
满足约12万辆电动车充电需求
作为2013年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确定的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城市,成都近年加快建立完善的充(换)电设施服务体系。《征求意见稿》指出,按常规模式发展,至2020年成都市建设充电桩超过11万个,总体桩车比达到1:1.1;公共充电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满足至少约12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那么,成都市将如何又快又好地建设充(换)电设施?《征求意见稿》特别提出构建可持续的投融资模式:引导国企、民企、私人业主等多方参与充(换)电设施建设,创新形成以社会投资为主体、政府投资为补充的投融资架构,支撑充(换)电设施健康发展。
名词解释:
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以下简称“充(换)电设施”)是为各类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是推广应用电动汽车的基本保障,包括自用充电桩、专用充(换)电站和公共充(换)电站三类。
现状:成都电动汽车保有量只有几千辆
据《成都市“十三五”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布的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底,成都市电动汽车为6840辆;成都市域范围内共建成各类充电桩1701个,另有电池配送站9个,公交无线充电站1个。
解读这组数据:电动汽车与充(换)电设施的配置比例约为4:1;充(换)电设施的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在现阶段,我认为成都在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方面与北京、上海等国家中心城市还有一定差距。”环球车享首席市场官黄春华如是分析。
但另一方面,成都市电动汽车保有量仅为几千辆,本身就缺乏规模化发展的基础。据上海市公共充电桩建设推进联席会议办公室透露,上海市2016年累计推广应用各类新能源车超过9万辆,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约5.4万个,桩车比从去年的1:2.7提高至1:1.7。正因上海电动汽车保有量高,企业建桩积极性也高,进入了良性循环的快速发展态势。
先有车还是先有桩?
这类“鸡生蛋”的问题已被国内其它大城市破解。
在上海,2013年1月23日,上海地方政策(即《上海市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系能源汽车试点实施暂行办法》)落实后第一辆电动汽车向用户交车,首块免费新能源汽车专属牌照同时送出。在当年上海私车牌照拍卖价格飙升至7.5万元,二手车牌价格突破8万元的情况下,一张免费新能源汽车专属牌照尤为抢眼。由此,上海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市场获得高速发展。
在深圳,今年9月,深圳市发改委、财委发布《深圳市2016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在深圳购买新能源汽车能享受国家和地方补贴,还能享受免购置税并且单独摇号(基本上摇就中签)上牌等优待。现在,在深圳上“绿牌”,车主可以采取“50选1”的方式挑选心仪的车牌号,市民从现场选号、制作到最后的安装全程仅需要1-2个小时就可将车牌领回家。
最新消息,就在本月,上海、南京、无锡、济南、深圳5个试点城市率先启用象征“绿色身份”的新能源汽车号牌,绿色与白色相间,辨识度更高;同时,新能源车不受尾号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限制,拥有更大的通行便利。(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612/20161229134618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