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 城市交通中“会呼吸的痛”
[提要] 提到电动自行车,不少人都是又爱又恨。作为汽车和自行车以外最常见的代步工具,它却有着“马路杀手”这个不光彩的外号。哪些人骑电动车最易出事?又有哪些骑车陋习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命?
提到电动自行车,不少人都是又爱又恨。作为汽车和自行车以外最常见的代步工具,它却有着“马路杀手”这个不光彩的外号。哪些人骑电动车最易出事?又有哪些骑车陋习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快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保护他人也保护我们自己。
哪些行为最容易引发车祸?
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但街头的违法行为很常见。交警总结车祸发现,闯红灯、走快车道和逆行,是诱发电动车车祸的三大“杀手”。
在交管部门的统计中,在电动车违法行为中,闯红灯最为常见,引发的车祸也最多。排名第二的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是走快车道,第三名是逆行。此外,骑车带人也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按照规定,自行车和电动车限载1名12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搭载学龄前儿童的应使用固定座椅。
老老实实骑车就万事大吉?
交管人士提醒骑车人,除了遵守法规外,还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远离大型车辆:水泥罐车、渣土车等大型工程车车身较长,尤其是车头转过去后,还有很长的车身没有转过来,极易形成大型车辆司机的“视觉盲区”。非机动车或者行人步入内轮的“视觉盲区”范围后,由于紧贴车身,可能会被拖入车轮下。
防止开车门被撞:电动车经过停在路旁的车辆,一定要注意观察,特别是刚停下来的车辆,注意保持与车辆的横向距离,防范车门突然开启。
关注电动车安全
除了交通违法行为多发之外,电动自行车车辆本身的一些特点,如超重、速度过快等,也是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容易导致人员伤亡的原因之一。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中电动自行车具体的技术要求, 其中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0公里/小时,整车质量应不大于40公斤。然而现实中,这两项指标都难以真正落实。在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负责人坦承,出厂的电动自行车重量普遍要大于40公斤。
骑电动车 这些陋习你有吗?
陋习一:闯红灯
闯红灯的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路口车少,尤其是绿灯方向没有车,有些电动车主会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闯过去;二是红绿灯转换之间,红灯即将跳绿灯或绿灯刚刚跳红灯的时候,为抢先一步,有些电动车就闯了红灯。
陋习二:超速
根据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时速不能超过20公里每小时。为符合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上都会安有限速装置。可现实情况中,街上跑的很多电动自行车都拆除了限速装置,有的甚至可以跑到40公里每小时。
陋习三:机动车道行驶
电动车有个小、灵活的特点。交通拥堵时,不少电动车主往往选择左突右窜“勇往直前”。有时,电动车甚至直接驶入机动车道,与机动车抢道行驶。
陋习四:逆向行驶
为抄近路,电动车逆向行驶已是街头一“景”。一些电动车驾驶人为省事或赶时间,在非机动车道上逆向行驶。不仅如此,有的电动车主甚至还会走机动车道逆行,弄得司机们提心吊胆,生怕不小心蹭上他们。
陋习五:超载、拉货、打电话
电动车超载现象并不少,如今还有电动车拉客的现象。一辆小小电动车乘坐3人甚至更多人,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有些电动车上载着管材、花篮、水桶……一路旁若无人地飞奔前行。但是,载物过大,容易改变电动车的重心,骑车人就很难掌握好平衡。同样,骑着电动车打电话的现象,在路上也十分常见。
冬天骑行警惕"穿"的隐患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一些市民在骑电动车时纷纷装上“挡风被”,或者“反穿衣”。虽然这样做到了保暖,但也埋下了很多隐患。为了避免不幸的事情再度发生,小编给您整理了冬天骑电动车可以避免的误区,赶紧看过来~
1、围巾过长。佩戴围巾最好长度保持在腰部以上,家长要特别留意孩子在坐自行车、电动车后座时,是否已经将围巾掖到衣服内,防止发生围巾缠绕引起的窒息事故。
2、“反穿衣”。遇到突发情况,骑行者由于双臂被束缚住,难以有效控制车把手。
3、车把手套。固定在车把上的手套,容易对人手部的灵敏度产生限制,影响骑行者刹车,以及对方向的把控。而且车把手套往往套口都做得非常宽大且又厚又长,容易被旁边的车把刮到。
4、挡风被。加装挡风被后,车主在紧急刹车时,双脚无法及时抽离出来紧急撑地,甚至有可能被挡风被绊住。为了自身安全,骑行者一定要保证手脚灵活,最好使用护膝等其他保暖方式。
5、“全副武装”。一些“骑士”帽子戴在头上,外面系上围脖或戴上口罩,只有两只眼睛露在外面。眼睛两边视线被挡住大半,十分危险,建议选择安全帽,方便听到车辆喇叭声。
6、打伞。单手扶车把不能很好地控制方向,发生意外时车头容易失控。一旦刮风,影响车辆稳定性。建议雨雪天出行减速慢行,最好穿戴颜色鲜艳的防寒衣物。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611/2016110915542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