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玩价格战,有人破产倒闭有人得心应手!
[提要] 一些市场上常见的产品价格已经降至企业没有利润打下去的程度了,甚至很多企业根本就是在为了维持资金流动而在赔钱卖车。
似乎从电动车产业诞生之初,价格战就如影随形。尤其在这几年行业销量开始出现明显下滑之后,很多企业更是毫不犹豫地祭出价格战杀招,我们以前认知范围内的少则100元左右,多则达到400元以上在今年根本就不够看的,围观群众的三观和下限早已经被399给刷新了!
但也有的人深谙价格战的门道,信手拈来玩的活力四射,特别是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往往在价格利器的运用上得心应手。
有人算过一笔账,一家规模在百万辆的整车企业,管理、制造以及财务成本统统加起来,摊到每辆电动车上的费用约有300元。倘若企业的毛利低于15%(业内专家称之为制造的警戒线),那么企业的利润就会非常的低,弄不好就处于亏损的水平。很明显,目前除了个别企业的利润空间保持的比较合理之外,大部分电动车制造企业的毛利已经在警戒线附近徘徊甚至在警戒线之下。
但是,作为一家整车企业必须要实现一定的产销规模,如果没有销量的支撑,那么企业承担的各项费用就会把企业压垮。因此,规模效应是大整车企业经营的前提条件,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行业一直在用产销量还判定企业排名的原因之一。在这样的经营指导之下,几乎多有的整车企业都在扩充产能,通过规模效应来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而为了消化这些产能,价格战是最好的武器。
实际上,整车企业打价格战的好处很多,能对上挟持零部件企业,对下威逼经销商。
对零部件企业不仅可以要求延长账期、而且可以不断降低采购价格;
对经销商采取可以不断下达销售指标进行业绩的考核逼迫经销商提供销量,如果达不到整车企业的销售指标,就会被整车企业解雇经销的资格。
所以,一线大品牌这几年采用这样的策略已经屡试不爽,屡屡成功。但是这两年,这些擅长运用价格战的企业已经遇到了阻碍,因为一些市场上常见的产品价格已经降至企业没有利润打下去的程度了,甚至很多企业根本就是在为了维持资金流动而在赔钱卖车。
在还没有找到新出路的前提下,同质化高度严重的电动车行业里依旧还将充斥着价格战,这也算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611/2016110410520373.htm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