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电动车将自动退出城市
[提要] 19日,深圳市政协委员议事厅以“电动单车之困与路权共享之梦”为主题展开讨论,委员对是否应推行限电政策各持所见,在热议中引发全场观众加入有关路权平等的大讨论。
“禁摩限电”考验管理能力
摩托车与电动车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市民关注焦点,来自深圳市交警局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深圳由电动车问题引起死亡的交通事故约占全部交通事故的26%,今年一季度这一数据占比约为24%。而另一方面,深圳有约400多万辆电动车在道路行驶,全面“禁摩限电”将给这部分电动车出行人群带来现实问题。19日,委员议事厅现场,委员们对“禁摩限电”政策各持所见。
“不少市民骑电动车目的是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只要在城市交通微循环中足够支持市民出行,电动自行车是可以自己退出历史舞台的。”委员陈雁直指电动车问题背后的城市交通规划问题。
三年前,深圳大学成功实现“禁摩限电”,学校发出通告,并成立专门部门帮助在校同学处理电动车,同时开通电动巴士解决学生出行问题。“公共政策成功实施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普惠,二是降低人们代价。”来自深圳大学的委员陶一桃引用该校的成功经验说,一项公共政策推出,要给人们可替代的选择,给人们选择的幸福,同时不会面临过高的选择成本,因此“禁摩限电”既是社会导向,更考验管理者的常识和管理能力。
委员现场算“路权账”
多名委员在讨论中形成共识,“禁摩限电”背后是城市的路权分配问题。委员张晓春算了一笔“路权账”。根据他的初步统计,深圳目前是以小汽车为主的路权分配模式,小汽车出行占全市市民出行比重的24%,其占有交通使用空间约为50%;公交车占全市出行比重约为20%,其路权占比则为10.8%;而行人出行占全市出行比例约为50%,路权占比约为20%。
“路权分配原则应考虑效率、绿色环保,兼顾弱势群体。如果小汽车拿到更多路权,应该做出相应的补偿原则,例如建设人行天桥等;如果小汽车拿到更多的资源,也应负担更多的经济费用。”张晓春说。
“道路是公共物品,并不是简单的切分蛋糕,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一视同仁地享有道路权利。”陶一桃认为,应遵循均享利益最大原则,将路权进行合理分配。
在公共交通规划方面,多名委员建议认真研究政府公交补贴模式。委员庄义婷建议把政府对公交的补贴打到市民的公交卡上,而非付给公交企业,鼓励市民选择更加科学的出行方式。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606/2016062010242499.htm